投机不受待见 奈何投资缺乏基础
(2013-08-12 15:12:43)
标签:
股票 |
本来,有投资,有投机,在日常生活里都属于正常不过的事情,更遑论股市了。当然,对于不同的股市,其比例却是有区别的。成熟市场中,投资比例远远高于投机者比例,因此市场波动会相对稳健;而A股之所以属于典型的投机市,正在于投资者比例极低,以往市场波动总是大开大合(全年涨幅不是雄冠全球就是熊冠全球),因此,A股的交易者所赚的钱,更多地依靠市场波动(投机),而不是上市公司稳健成长所获得的回报(投资),是不争的事实。
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A股市场本身,大量上市公司在圈钱和摧毁股东价值的能耐方面实在令人咋舌,而由于市场激励和惩罚机制的不科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直存在——包括那些被公认为蓝筹的公司在内,常常也会突然地传出应该是劣质公司才有的行为。投资者长期以来被“教育”成神经兮兮地怀疑一切,对信息真假莫辨之下,将投资进行到底的信心也就极为欠缺,渐渐地,多数投资人变成了中短线交易者,随波逐流地迷上“顺势而为、波段操作”的投机真言。
尽管这几年监管层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并推出了许多对冲风险的工具,期盼以机构们的理性投资来扭转市场一直以来的过度投机行为,然而机构们的操作方式,虽以铺天盖地的价值分析开始,却也渐渐地“散户化”了(其实散户也不一定是投机的代表)。如今在实际上应该说他们也离投机更近些,即使换了一个说法叫做“主题性投资”(以前说的是“概念炒作”)。
眼下创业板已成为一个过度投机的典型。当然,主板里如今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也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投机。笔者觉得,“炒股炒的是未来”这句股谚,正是投机者拿捏不准股价的最大借口。炒作最看重的是趋势,涨势越厉害,越可以让人信以为真,只有当市场转势,留下一地鸡毛之时,人们才能认知到过度炒作的害处,但为时已晚。
说句“势利”的话,在变幻莫测的股市里,投资也好,投机也罢,最终都要以收益率论英雄。投资和投机并没有高下之分。但就A股来说,由于市场可以长期投资的公司不多,投机者在市场中占据大多数,其波动风险也就更需引起交易者的警醒。2013.08.09
前一篇:市场观望事出有因
后一篇:再融资对创业板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