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望事出有因
(2013-08-09 11:39:21)
标签:
股票 |
就压力而言,技术形态上的压力之外,还有市场基本面不确定的因素太多。IPO重启的问题、房地产再融资闸门打开、创业板再融资的问题,还有国债期货重启、新三板扩容等问题,几乎没有一个不对市场资金造成负面影响的。而对于A股市场近年来提到的许多制度建设,比如发行制度、分红制度、退市制度、信披制度、监管制度等,目前似乎着墨不多。
近来监管层重提的“保护投资者利益”,其实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这个理念应该是对股市各种制度公平公正地设立起来之后顺理成章得到的结果。不过,各种制度的设立,需要经过市场参与各方充分博弈,规则尽量能折衷参与各方的不同诉求,而规则的条款更需细化到操作性很强、执法者不可以随意拿捏的程度。
这看起来有点理想化,但就股市目前的状态,不整出一个具有长效机制的制度,结局总是受伤的投资者,信心恢复难度确实很大。即使像以前一样,人为地弄出一波牛市行情,引发各种资金蜂拥入场,那也只能建立在全场以投机为基础的氛围上,最终以资金堆砌起来的空中楼阁仍会坍塌。
至于周五的CPI数据,市场的预测是2.8%左右,趋势走升(上个月同比为2.7%)。要在几年前,这个数据也不算什么,只不过现在是经济下行阶段,由此形成我们曾说过的最不佳的组合模式,即“低增长高通胀”。这样的组合,让股市看多者情何以堪?经济下滑,市场不免预期货币政策转松指日可待,但面对通胀走升,这种预期就难免会烟消云散。因为宏观调控可能又多了一个任务:稳物价。这就与房地产调控中货币政策的运用捉襟见肘有点“异曲同工”了:一旦降息或者降准,最为受益的房地产市场,其调控“成果”就可能功亏一篑。
面对改革红利不彰,宏观数据不佳的不利因素,周四股市的表现算是理性的了。不过,只要周五数据不超预期,证监会例行的新闻发布没有不利市场的新消息,相信市场要出现暴跌,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