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近年来“易跌难涨”的特点在端午节前又有了淋漓尽致的表演:上证指数本周跌跌不休,周三跌穿半年线、周四跌破30、60日均线、周五一脚就伸到了年线附近,被视为难以深跌的大盘,却在本周出现了快速的变脸,令市场始料未及。大盘辛辛苦苦涨了半个月(从5月14日年线附近的2205点算起涨到29日的2334点,涨幅3.66%),却顶不住6月第一个星期的5个交易日的下跌(周五上证指数最低又是2205点,全周下跌3.9%)。
大盘轻描淡写就抹去了这一轮弱反弹的所有涨幅,当然被抹去的还有市场刚刚有所复苏的信心。如果纯从目前股市所面临的基本面和技术面来分析,则市场本周以来逐渐蔓延的“A股反弹已经见顶”的看法并非没有道理。基本面上,经济弱复苏已经从市场预期变为现实,对于周六周日即将公布的宏观数据,投资者不仅不敢给予过高的期望,反而还有避之则吉之意;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宏观政策两难抉择当前并没有明显改观,市场对于“降息”之类的宽松政策预期也就越来越弱。而A股自身发展存在的难题,暂时也没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当前最大难题依然在于新股发行如何来重启的问题。“拖”字诀确实已经难以为继,原先市场尚有“趁着IPO暂停赶紧炒一波行情”的“共识”,如今以“事后诸葛”的眼光看,其实是一厢情愿了,在没有IPO的日子里,再融资和产业资本的减持,让市场承受的压力一点也没有减轻;行情越热闹,减持和再融资越疯狂。5月份上证指数在连跌三个月后难得地录得5.63%的涨幅,但再融资和减持也急剧上升:两市再融资从4月份的294亿元飙升到了528亿元;而产业资本的减持,则刷新了历史新高(据银河证券统计,5月份产业资本增持金额仅为9.71亿元,减持金额则升至256.64亿元,全市场净减持246.93亿元,比4月份上升194.2亿元,增幅达376%)。面对如此局面,投资者只能徒叹奈何。
本周五证监会的例行新闻发布会终于让IPO重启的预期再度浮出水面,其中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当属证监会就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征求意见,征求时间将于6月21日结束。这也许意味着,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围绕IPO重启的问题将成为决定市场走向的最大问题。如果新股发行征求意见以“走过场”的形式,没能给予市场过多的惊喜,则不管是创业板还是主板,后市都将向下寻底。
从周K线上看,技术上经过本周一阴吞四阳之后,市场中线再度转为弱势。由于后市的系统性风险依然较大,节后能否转危为安是个未知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