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核查异动股应属常规动作

(2013-06-06 21:33:16)
标签:

财经

   本周股市连跌,原先良好的上升势头再度被遏制。大盘不仅无法成功实现二八的风格转换,反而变成了二八一起下跌的“合唱”,甚至二的部分跌起来比创业板更狠。经过周四一跌,短期均线再度死叉向下,对后市看淡者越来越多,原先的红六月,也因此隐没在一片迷雾之中。
    A股在6月份开始就一改5月底形成的强势,不仅跌破了短期多条均线(包括30日、60日均线),也基本上回到了强势形成的启动位置。究其原因,有外围股市筑顶的因素——A股跟跌不跟涨陋习未改,有创业板暴涨被市场大多数人士诟病的因素(本栏也持这一观点,乱炒一通不应提倡),还有本周末将集中公布一系列的宏观数据,包括周日将公布市场关注度极高的CPI、PPI等,投资者在重大数据公布前,一般也会谨慎应对,再加上端午节假期来临部分资金有出局避险的要求,各种因素似乎也形成利淡“合唱”。
    最为市场关注的依然是关于IPO重启的传闻,而近日坊间还有关于“涨势较好的创业板股票遭遇核查”的传闻。对于后者的传闻,很快就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澄清(据中国证券报,该报“记者向相关监管部门咨询,相关人士表示,并未听说有人对创业板公司进行核查,不知道谣言从何而生”),IPO重启之事则依然云里雾里。
以笔者的理解,其实“涨势较好的创业板股票遭遇核查”应该是好事。就市场本身而言,不管是什么样的上市公司,股票一旦过度异动,除了其自身要及时进行信息披露之外,监管层的及时跟上也是应有的常规动作。因为这方面虽有制度上的要求,但说到股价异动的信披,我估计大家脑海里出现的就会是“没有该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这句话,跟高管辞职究竟出于什么原因一样,这方面的信披大多都属于看了也白看。
    至于IPO重启,实际上市场心知肚明,作为股市,IPO是一种常态,没有IPO反而不是常态。只是如何去重启,却是个大问题,监管层要表态也确实并不容易,不过市场也没必要过度敏感。尽管A股现在离市场化仍较遥远,但经验表明,正因监管层有能力去照顾市场的感受,因而在市场低迷无法改变之前,IPO也不会贸然重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