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做空时代”的真正含义
(2013-03-04 14:43:30)
标签:
股票 |
原因很好解释,首先是这些工具的参与者非常有限,一个资金门槛就将投资者分成两大类:可以参与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者,以及不能参与者。其次是融券做空工具由于证券来源的局限性(由有资格参与试点的证券公司自己提供),导致了施行以后融资和融券业务两者的不成比例,融资交易基本都占95%以上。因此真正能直接做空的,只有股指期货了。
这几年间可以作为“做空时代”典型案例的,当属2012年下半年,空头借助股指期货的威力,愣是将上证指数打压到了2000点以下。这是在A股具有“罕见的投资价值”、全球股市全面复苏(连拖累全球经济的罪魁祸首、欧债危机的发生地都涨得不亦乐乎)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一下子就让A股成为全世界最抬不起头来的市场。当然,目前对于这一轮下跌,究竟是由于问题丛生的市场(特别是IPO的疯狂)本身产生了系统性崩溃还是由于空头主力对做空乐此不疲所导致,依然存疑,但股指期货在期间的威力,还是让所有人领教过了。至于融券这种精确瞄准个股的做空工具,则是在市场上“黑天鹅事件”(特别是白酒塑化剂事件)频出之后,渐渐地浮出了水面。
可见,虽然在此之前,市场全面做空时代确实已经存在,但局限性很大。而融资融券加上了“转”字之后,局限性被迅速解除掉大部分,因为由第三方专业机构“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来转出资和券,相对于单个证券公司而言,券的供应将迅速扩大,因而任何时候几乎都是融资独步天下而融券只当“花瓶”的局面有可能在未来被打破。
这才是“全面做空时代”的真正含义,虽然投资者参与的门槛依然没有降低,不少局限性仍存在。
而随着真正做空时代的到来,投资者的获利方式可能将会出现重要的变化,这是相对于做多获利而言的。不过,对于市场人士提醒的“捂股”不可取,笔者觉得不应这么绝对。对于真正的投资者,实际上所有的衍生工具都是摆设,投资股市获利的方式万变不离其宗,上市公司的稳定成长才是最后的依归,所以投资者一旦研究出这样的公司,依然可以长期捂股,即使股价在期间会有大幅的波动。所谓不“捂股”,其实是对以波段行情为目标的投机者而言的,而这,即使没有转融券工具,投机者一样也需要逢高离场、逢低吸纳的。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