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味道尚不可靠
(2013-01-05 08:46:51)
标签:
杂谈 |
这波被称为“跨年度”的反弹行情,最亮眼的是金融地产为主的大盘指标股的集体狂飙,他们中涨幅大的已经超过50%,涨幅小的也有20%~30%,与此前领先市场跌跌不休的走势相比,可谓“一鸣惊人”。与此同时,配合着管理层风险警示板的设立,对于没有业绩支撑的股票,大多引不起一般投资者的“共鸣”,这样一来,管理层所期盼的扭转投机氛围的努力似乎正在逐步走向现实。如今,整个市场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成熟市场的“投资味道”。
不过,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并不意味着往后的行情就可以走向成熟的正轨。其实,A股在每波牛市行情的起步阶段,基本都靠指标股的拉动,历史上不就有“牵一发(指深发展,即如今的平安银行)而动全深(深圳指数)”个案么?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股票多属有业绩支撑的绩优股,且对指数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威力。在疯熊市中,市场充满恐慌气氛,正需要这些以一当十甚至当百的“巨人”稳定人心,因而起始阶段他们可以成为横扫空方“千军”的先锋。另一方面,眼下正值年报出炉前夕,在去年的经济下滑阶段,从各种数据看,中小公司抗风险能力明显不如大型公司,加上这些大公司市盈率、市净率均达到历史低点,他们的拉动确实能引起市场热烈响应。
当市场热络起来之后,如果后市即使热点扩散也仍将业绩作为炒作主线贯穿始终,股价的高低能唯业绩和成长性马首是瞻,那么,A股的价值投资才算是有点雏形。与此相配合的,还需要绩优股回报股东意识的觉醒。如果未来蓝筹股依然是赤裸裸的“烂筹股”在年报推出小小分红的同时,狮子开大口地再融资,那么,行情的走势将继续走入固有的圈圈。A股的价值投资就仍将是个良好的愿望。
除了上市公司的配合,A股的投资价值还需基于市场“三公”精神的回归。这一点我们一直认为需要制度建设来完成,目前这方面正在进行中,但能否冲破看起来非常坚固的改革阻力,以去年的经验,实在尚难断定。这就是我们仍坚持行情可能又是一次新的“投机盛宴”的原因。
但不管行情如何演绎,技术上只要出现连续上涨的行情,就需要一次像样的整固整理,才能让未来的行情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