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谨防“一涨遮百丑”

(2013-01-08 11:23:06)
标签:

杂谈

     这波反弹行情中银行板块的表现可圈可点,周一浦发银行一纸“去年净利预增25.2%”公告,似乎给我们指点了“迷津”:银行板块本次集体爆发,并非空穴来风,那是有业绩作为保障的!

  不过,查看今年定期业绩报告,不免又疑惑起来。同样的指标——浦发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在前三季度分别为30.29%、33.49%、31.22%(数据来源于同花顺iFinD),周一公布的全年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竟然只有25.2%,环比已经连续两季下滑,而四季度下滑得更其迅猛,类似的情况在历史上实属罕见。如果这里面没有财技成分,则这样的年报预告,利好成分显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当然,正如坊间“一白遮百丑”的俗语一样,股市也有“一涨遮百丑”的类似现象。如果类似的预告发在了前段跌跌不休的熊市中,估计市场对此的解读就会负面多于正面。但如今是在已经热络的上涨行情中,更兼公告的是本轮反弹的“大功臣”银行股的首家,市场也就不禁要精神一振,并为其前段暴涨寻找“正当理由”了。

  笔者之前总结过A股涨跌过程中一种奇特的现象:股价涨着涨着,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却可能越涨越低;行情跌着跌着,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却可能越跌越高。表面上看,好像上市公司都在炒股似的,但实际上这背后却是经济周期在起作用。

  A股除了少数经营得好的公司,能躲过经济周期困扰的几乎是凤毛麟角。经济不景对应着A股行情的下跌,一开始反应到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中就是盈利不断下滑,于是动态市盈率随着股价的下跌却反而升高。等投资者认识到了原来不断增长的业绩拐点已经出现的时候,市场才会以更快的下跌让市盈率随着股价暴跌而下行。正是两个指标时间上的不同步,导致了上述业绩与市盈率从同步到分化再到同步的过程。

  去年连绵下跌过程中,除了大盘股业绩相对稳定而估值随着股价下跌反而升高之外,大量中小盘股虽也过了随股价下跌而市盈率升高的阶段,但再怎么跌也都难以看出价值低估的端倪来(创业板市场平均市盈率依然在30倍以上,因为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也跟随着不断下滑,只是下滑幅度没有股价厉害,所以市盈率还是下降了不少)。

  市场从对利好麻木到对利空麻木,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可见“一涨遮百丑”的威力。所以,本栏赞同在上涨初始阶段抓住时机进行改革的主流观点。因为一旦行情热络起来,不仅投资者会“好了伤疤忘了痛”,管理层也一样。那时候被遮住的百丑就没人见到,行情走着走着也就走回原先的投机怪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