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回市场信心靠行动
(2012-12-05 10:10:26)
标签:
杂谈 |
市场在周二出现了反弹,虽然成交量仍保持在低位水平,但比之前还是略略放大。上证上周五成交金额是377亿元,本周一和周二均是430亿元;本次下跌的领先指标深成指上周五是326亿元,周一是359亿元,周二则升到384亿元。这显示了在上证指数处于2000点之下部分资金有所蠢动的迹象,同时也可能预示着短线市场有重新处于弱势平衡的可能。
不过,由于时近年底之故,资金能放大到什么样的程度,仍值得质疑,如果靠着市场固有的存量资金继续运作,相信反弹的高度也不应该给予过高的期望,媒体“见风就是雨”的刺眼标题(拉升,暴涨之类),我们最好心中有数。
重新审视我们之前多次讨论过的“三大见底条件”,估值底,以常见的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判断,应该早已达到;政策底,即使还有很多不明朗因素——这个市场一贯就是政策不透明的市场,只能就管理层一段时间的态度去判断,也可以算基本到底;目前困扰投资者的,实际上还是市场底的问题。
股市由众多投资者组成,投资决策即使再客观,也须人脑作出,主观性无法摒除。而人心最为“叵测”,特别是羊群效应的推力,往往过犹不及,且“不及”得还很远,这也注定了这个市场底的难以预测。就目前来说,市场仍处于恶性循环之中,从操作层面说,杀伤力最大的应该属于投资者抄底-割肉-离场的循环,因为投资者一而再再而三之后,敢于抄底者就会越来越少,近期媒体报道的参与二级市场交易的账户只有总账户的3%的现象,正是这种“温水煮青蛙”行情导致操作难以为继的结果。
而要让伤痕累累的投资者重新回到股市中,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目前的行情暂时也缺乏“矫枉过正”的真正推手,管理层依然以没有多少新意的口号来表达对未来“充满信心”,而对造成如此畸形的市场毫无检讨之意,更不用说采取必要的措施挽回市场信心了。所以,这几天即使看起来有些许资金进场“抄底”,但不论是规模还是气势,离“吸引眼球”还差得很远,更不用说“榜样效应”了。
其实,目前不少市场人士(本栏也可包含在内)并没有强求市场行情要走得多好,指数要涨得多高,而只是希望市场掌舵者能引领大家,对畸形的A股进行一番洗心革面的变革。既然事实上股市已被“推倒”(既不能作为经济走势的领先指标,又不能有效配置有限而宝贵的资本资源),那就要敢于担当“重来”的重任,而不是还在言不及义,顾左右而言他。如果总是“虚张声势”,然后“虎头蛇尾”,最终这个市场所剩下的一丁点信用,将可能被挥霍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