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股回归A股虽渐渐成为潮流,但其回归之路似乎并不顺利。洛阳钼业先是狮子开大口,原来计划募资36.46亿元,发行价约为6.73元,但最后募资只有6个亿,发行价只有3元(即使如此,这个价格也比H股正在交易的市价高出10%以上),几乎剩下个零头。可谓惨不忍睹。
如今,浙江世宝也翩然归来,但其发行规模更遭遇刀砍斧凿,最终只剩下一点点,原计划的6500万股被迫缩减至1500万股,募资额原计划为5.1亿元,竟被砍至3870万元,缩水高达93%。按照之前疯狂IPO时期承销商们的高眼界看,这样的“小项目”,几乎连牙缝都塞不住。难怪有业内人士戏称之为A股首次亏本的IPO,因为其募资额度与以往一些创业板个股的发行费用相比尚有距离(即使总发行数量为1034万股的尤洛卡总发行费用也高达3965万元)。
笔者在讶异之余,最终觉得这是一种好现象。
由于港股属于成熟市场,股价一般唯业绩马首是瞻。那些业绩一般且前景也一般的公司,基本上很难卖出高价,再好的“题材”也无法成为长期炒作的理由。这两家公司因“顺利”回归A股,在港股市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异动,洛阳钼业在9月10日暴涨22.87%,因9月7日(星期五)获中国证监会正式书面批准A股发行;浙江世宝在9月27日获得A股IPO批文,28日停牌发公告之后,于10月3日港股开市后当天暴涨14.48%。由于港股没有涨跌停板制度,一天的狂飙之后,也就将回归A股募集新资金的“利好”消化完毕。此后洛阳钼业即使上市后与发行价相比狂涨三四倍,也未能对港股股价形成强力拉动作用。
过去市场曾有避炒带H股的A股这种经历,原因其实简单不过,许多AH股业绩和前景均较为一般,而且A股股价高出H股可以倍计。虽然后来有人自圆其说地认为A股市场活跃度高于港股,而且港股并不是A股投资者想买就能买到的,不应该以其定价作标尺。但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AH价格最终还是不断缩小差距。如今两地定价上依然存在差异,但主要是投资文化上的不同造成,比如港股投资者较为钟情金融股,鄙视绩差股,这导致了许多绩优股和金融股价格高于A股,而像洛阳钼业这样的股票,则只有A股价格的三分之一左右。
A股以往天马行空式的发行,碰上了H股的市场定价之后,似乎有了一定的“理性”。但我们不要忘了,这暂时只是H股回归出现的一种现象。那些缺乏H股标杆的A股IPO,估计还会继续狮子开大口,动辄几亿几十亿地掏投资者的腰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