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离市场化尚远

(2012-10-23 20:16:16)
标签:

股票

    2132点正演变成一道坎,周一沪指低开高走最终收复了这一有人称之为“钻石底”有人却称之为“豆腐底”的位置;周二市场想再度上攻却无功而返,最终又将周一的低开阳线尽数吞噬。市场也因此出现了一定的恐慌情绪。
    其实,这仍然陷于股市“近视症”的误区,周二下跌虽然穿了5日均线,但仍然在短期的W底颈线位置之上,也就是技术上并没有破位和确立反弹结束的趋势。所以,因一日的下跌就产生了恐慌情绪,这只能解释成市场信心实在过于脆弱。管理层如果真的想“维稳”,可以由此入手,只不过市场最需要的,还是本栏反复说过的那个“赚钱效应”尽快出现并得以扩散。
    在目前这种趋势尚不明朗的时空里,做决策确实需要大智慧,更需要勇气和毅力。因为市场对后市的看法,目前绝对是见仁见智,分歧很大。而后市涨跌的概率基本也仍是50:50,因为影响市场的诸多因素依然存在不小的变数,不仅是国内经济的问题,还有世界经济能否尽快复苏的问题。
    所以,周二虽有媒体报道说有人号召卖房买股,但却也有人对牛市之说非常不感冒,一网友回应李大霄周二开盘前所发“牛虽还小,然生机勃勃……”的微博称,“再说什么牛市,我可真报警了”,就表明了投资者某种挥之不去的情绪。虽然这给还在关心股市的投资人带来一定的“欢乐”,但也证明要求眼下的市场出现期货式的逼空行情并不现实。
    以经验谈,“维稳”往往不可能有大行情,但笔者愿意遐想A股在“人心思涨”之下,“维稳”能够变成一种契机。希望熊市里千疮百孔的股市慢慢“止跌企稳”并展开反弹,赚钱效应渐渐扩散,逐步吸引资金入市,行情的良性循环由此产生。也就是由“维稳”始,渐次展开行情。即使初期走得有些犹豫,但最终可以蔚为大观。
不过,最让人担心的是,A股的行情历来都是这样:一旦熊市行情持续,就会像一个冻得奄奄一息的病人,任何刺激似乎都失去作用;好不容易缓过气来了,用不了多久就又成了个亢奋症患者,几乎可以称得上“信马由缰”。到了那个时候,新的问题又将产生。
    笔者曾说从比较长远的历史长河去观察,可以见到A股管理层忙忙碌碌而又焦躁不安的背影。他们在忙什么?行情低迷时A股几乎丧失了融资功能,着急!于是想办法呵护;行情高涨时资产泡沫几何级吹大,不及时挤掉后果堪忧,着急!于是想办法抑制。“政策市”正是在这种思路之下形成的。
    其实,“市场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市场化”需要严格的条件,A股目前离此尚远。比如我们此前多次提到的“法治”,还有“诚信”等问题,就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培育和积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