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逼的熊市
(2012-09-21 14:02:19)
被市场寄予厚望的9月份转眼又只剩最后六个交易日,多头队伍似乎依然难觅踪迹,经过周四再度暴跌创出年内新低点之后,市场的低迷程度又再上一台阶。如果后市不能尽快扭转这种局面,继续维持如此“牛逼”的熊样,则本栏此前大惊小怪的月线四连阴(创2005年以来的记录,即使暴跌连连的2008年也“跌不过三”),还将继续被刷新下去。
本栏一直认为,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当市场所有弊端都被投资者所充分认识的时候,管理层“新政”不新的最终结果,将难以“诱骗”到吃亏之后还只能吃亏的投资者重新入市,即使因赚钱效应的诱惑而入市的,也缺乏投资必要的“恒心”,如此则市场也就只有波段性的投机价值而不是投资价值,特别是在“伪市场化”的IPO制度之下,“卖方”(发行人)的无穷强大,让买方基本处于“没顶”状态。没有休养生息的市场,最终的结果是寸草不生。除非市场利益格局能进行洗心革面的调整,否则,就像中国球迷不断受伤后不得不转向意甲英超德甲那里去享受足球乐趣一样,股迷们最后也只能想办法投资那些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相对得力的规范的境外市场。
本栏此前还认为,A股片面追求规模而不是规范,集富而不是创富,道理实与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数据是一样的,市场将因“乱砍乱伐”而失去本有的持续发展能力。最终是,管理层政绩有了,但偌大的市场却如同“豆腐渣工程”,一旦产生危机,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危害与规模却正成正比。
虽然A股连续几年的低迷和连连暴跌都被解释得“非常完美”,比如境外金融危机,一会美债一会欧债;比如国内经济形势严峻,一会通胀一会衰退;又比如日本大地震大海啸,又比如地缘政治事件等等。然而那些爆发各种危机的地区,股市的复原程度和速度,让A股投资者不免心理难平。一般而言,如果那些解释真的合理,那么在那些因素解除之后,A股也应该恢复原有的活力,然而别的市场做到的,A股却再也无力做到,这就只能眼睛向内,注目于A股自身的运行机制缺陷上来。
近日资本市场提出了“三化”: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除了“法制化”代替了“规范化”,其实“三化”在10几年前就已存在,所以笔者认为这只是“重提”,新意不大。A股经过10来年的发展,除了“法制”很多之外,其他似乎并无多大长进。而实际上,市场需要的是法治而不是法制,制定的规则再多,没有执行力,或者条文可以随意拿捏,也不过是废纸一堆,聊胜于无而已。
市场涨跌本属正常,但A股一直以来由系统性风险所控制的现状,暴露的正是制度方面的巨大缺陷。所以,即使周五和下周市场能企稳反弹,月线能勉强收红,避免平掉月线五连阴的历史记录,投资者也不能就此而改变对这个市场环境的认知,那就是这是个投机市场,需要有“重势”的理念。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