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真的毫无意义
(2012-08-16 16:27:28)
标签:
股票 |
这些分析人士显然还在把降息降准当作“救市”利好,并指望借助这种利好消息“力挽狂澜于既倒”。然而,近期媒体报道的“利好”还少吗?昨日媒体报道了目前处于建仓期的偏股型基金共有69只近500亿元的“新弹药”;此前还有年内QFII新增41家创历史新高的消息,称“7月份QFII新开A股账户数为23个,其中沪市11个,深市12个”。如果以之与降息降准相比,机构资金是实实在在的,而降息降准更多的却是心理层面上的。
没错,降息降准能改善市场流动性,为资金紧张的企业输入血液,或者有部分资金不堪忍受负利率而选择投资股市,然而下滑的经济能否就此稳住,仍将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所以,笔者认为降息降准只能算是给了股市一个较好的预期,确实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这种提振不一定具有持续性。一旦投资者发现经济仍在不断衰退,这一次的降息降准就会失去效力,市场又会期盼新的降息降准到来……
其实,“利好”不断的市场依然弱势如此,除了这个市场已经烂到让投资者毫无感觉的原因之外,已经没有别的原因可以解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长期以来市场形成的不断绞杀投资者财富的机制,更为严重的是目前这种机制似乎已经失去了自我纠正的能力。
连基金这样被“大力发展”的机构在这个市场中都灰头土脸,一般的投资者的惨状可想而知。一个总是让“黄世仁进去,杨白劳出来”的市场,谁还愿意白痴般地冲进去?这才是市场积弱难返的真正原因。被这个市场吓怕了的投资者,“罕见的投资价值”可以信一回,不可能再来第二次;跌了一波又跌一波的蓝筹股,出了一事又出一事的上市公司,如何能引起投资者的购买欲望?
不能推倒重来,从制度建设上“痛定思痛”,或者以“市场化”的名义躲避现实,或者以口号式的喊话给市场打气,监管过程中一时缺位、一时越位,这样的市场现状如果无法改变,那么“救市”还真的是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