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具喜感的坚持和解释
(2012-08-15 13:43:34)
标签:
股票 |
推论确实具有合理性。本栏之前也曾对那些千奇百怪的研报做过剖析,对于分析师们认为市场分析往往注重的就是严密的逻辑性也表示认同,因为不管你的分析貌似多么客观,毕竟都具有极大的主观成分。有时候真的可以简化成一个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如果你认为是鸡生蛋,你的分析雷达系统就是往这方面搜索材料,最后没有得出鸡生蛋的结论,那才怪了。
一些“大师”坚持己见,每有重大消息出炉,就坚定地将其解读为“重大利好”,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不过,对于这个不可理喻的A股市场而言,这样的逻辑往往只能让人大跌眼镜。说得好听,是大师们没有犯上“近视眼”的毛病,他们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家,看到的可能是几年甚至是10几年后的事情,是大趋势;说得不好听,是他们有“大师”的名声需要维护,大师一般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观点不能像是墙头草那样今天摆东明天摆西,也因此他们就固执、顽固,不到一败涂地绝不认输。而这样的坚持,虽然总有一天市场会向着“大师”坚持的方向前进——股市确实不会只跌不涨或者只涨不跌——但听话的“听者”那时候已经伤痕累累。
当然,要恰逢其时地研判出股市的顶底,除了过人的能力,还需要较大的运气成分。所以,笔者总觉得,只要常年在这个江湖中行走,即使偶尔判断正确,也没必要沾沾自喜,被“大师”的名号所累。
笔者觉得,为这个市场的涨跌寻找合适的理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跳出这些很具说服力的理由,千万别为这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所羁绊。比如本周一的下跌,主要由券商、保险股、有色金属等板块所带动,对于券商股下跌的理由就很“喜感”,说的是券商和基金打架导致了基金抛售券商股,要真是这样的话,那基金公司也太不干人活了,如此拿基民的钱去赌气?这样的解释还不如本文开头所说的更具合理性呢。
实际上,笔者认为眼下最关键的还是成交量急需再上一个台阶的问题,单个市场成交量如果不能上到1000亿元以上,股市就仍然只能判断为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