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市场成熟了吗

(2012-07-26 19:34:10)
标签:

股票

    投资者理性与否,常常被认为是市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不过,投资者是否理性,却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A股投资者历来被认定为是不注重公司基本面、对几乎是死对头的股价操纵者(庄家)竟然可以又爱又恨、非常喜欢追涨杀跌、一夜暴富心理严重、赢了自封股神亏了却怨天尤人的一个群体,这样的群体几乎毫无理性可言,所以,自上世纪末以来,管理层就煞费苦心地启动投资者教育计划,至今仍在进行。但感觉似乎收效甚微,因为涨到高位时高喊“死了都不卖”,跌到目前的低位时空仓、销户者却仍在不断增多——追涨杀跌思路在最近几年并未改变。
    以笔者的观察,A股市场确实自建立以来一直都不乏非理性的投资者,但是,即使在所谓的成熟市场,这样的投资者也不可能绝迹,其实非理性本来也是这个市场的一部分。如果以此就定义A股的投资者为非理性,这不公平。甚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是认定投资者非理性的人的非理性,是认为要教育投资者的人必须接受教育。
    笔者一直以为投资者愿意用什么方式争取在这个市场中生存发展,是他们自己的事。在他人看来理性也好,非理性也好,只要投资者有“愿赌服输”的理性思维就行。总想让市场上所有投资者确立“正确观念”,以追捧“蓝筹股”为主,用整齐划一的理念和办法,达到某种公认的理性,这多么的滑稽可笑?这种观念本身,不知道应该定义为理性还是非理性?
    借用眼下时髦的“市场化”思路,笔者觉得要有理性的投资者,必须先有理性的游戏规则。其实,投资者愿意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规避风险获取收益,是投资者自己的事情,市场本身会教育他们在滚打摸爬中形成自己的应对策略,虽然这种策略可能千差万别,有成功也有失败,而且成功并不代表理性,失败也并不代表非理性。
当然,投资者的理性不仅来自于市场教育,还来自于市场参与各方充分的市场化利益博弈并由此形成一套各方遵守的游戏规则,有着这样一套各方认同、行之有效的规则,不仅监管者监管起来可能事半功倍,各方自律性也会较强。但前提是参与各方必须在“三公”的环境下经过不断地“吃一堑长一智”,市场各方利益必须经过充分博弈,监管层再以充分博弈出来的这套规则“按章办事”,让各方在这个规则里面规范自己的行动,想突破则必须征得其他各方的谅解和妥协并重新修订规则。笔者相信,这样市场化运作出来的规则下的市场,理性也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只不过,目前A股各方的博弈并不充分,中小投资者只能在其他利益方认定的“市场化”框架下用脚或用手被动地参与博弈,监管层也并不能做到真正的“三公”让市场各方利益得到“一碗水端平”。(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