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需要更多邹市明
柳号奥运观察
在沉寂一天后,中国军团终于又有金牌进账。男子拳击49公斤级决赛中,我国名将邹市明以13-10险胜泰国悍将庞普里亚。他在为中国拳击赢得第三枚奥运金牌的同时,也成为中国拳击选手卫冕奥运会关冠军的第一人,这个冠军也使中国的金牌增加到了38枚,为略显沉寂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增添了一份喜气。
当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进入倒数第二天的时候,中国代表团在男子跳水十米台、田径男女竞走等项目上向金牌发起冲击,但是都能如愿,特别是双保险邱波与林跃在跳水十米台再次失守,更是令人遗憾不已。在遗憾中唯有拳王邹市明不负众望成为亮点。
已经31岁的邹市明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拳坛,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拳击选手。他16岁进入贵州拳击队,21岁进入国家队,并开创了“海盗式”拳击打法,他在拳击时如同海盗一样迅捷、勇猛,其表现为“一击命中,立即遁开。进攻和防守撤退时,突然出拳反击并得分。凭借这个独门秘籍,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获得了一枚铜牌,为中国实现拳击项目奥运上实现奖牌零的突破。2008在家门口他更进一步,一路过关斩将,决赛中力克蒙古选虏手普列布道尔吉-塞,再次创造历史。
北京奥运会后,另一名奥运冠军、81公斤级的张小平在成家立业后,逐渐淡出,拳坛失去一位重量级人物。而邹市明也结婚生子,是急流勇退和是继续坚持,邹市明选择了后者。不过,他面临的问题不少,伤病困扰以及人们对他越来越高的期待等等,但这些对于他来说都无足轻重。
而他曾经有进入职业拳坛挣更多钱的机会,开创另一番事业。可这个倔强的贵州小伙的奥运之梦还没有终结,为了参加伦敦奥运会为了国家荣誉,他错过了进入职业拳击手道路的好时机,也失去了更多签约代言的机会,现在他的工资也只有2000多元,为了理想而奋斗他觉得值。
邹市明所从事的拳击项目是一种力量、信念的标志,是中国新型的体育项目的代表。在成功卫冕后,他表示:“对于职业拳击比赛我非常渴望,也非常希望,但奥运会之后我会休息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不希望被打扰,当我再重新回来时,会是一个全新的状态。”
拳击战术有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中国体育代表团每每奥运会都是依靠优势项目先发制人,但到了最后阶段往往缺乏后劲,被他国赶超,本届奥运会就非常明显。幸好有了邹市明,代表团才能在最后的较量中取得一些战果,基于此中国体育需要更多坚持、勇猛、果敢的邹市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