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
(2010-11-17 14:44:15)
标签:
文化 |
六十、《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朱熹集注:假,格同。𫓧鈇,音夫。诗商颂烈祖之篇。奏,进也。承上文而遂及其效,言进而感格于神明之际,极其诚敬,无有言说而人自化之也。威,畏也。鈇𫓧,莝斫刀也。钺,斧也。
国学网:《诗经》说:“进奉诚心,感通神灵。肃穆无言,没有争执。”所以,君子不用赏赐,老百姓也会互相对勉;不用发怒,老百姓也会很畏惧。
我一查原文,原来是:鬷假无言,时靡有争。
鬷,通 总,聚集。
我也囫囵解:《诗》云:祭祀时没有声音,也没有争执。所以,君子不赏赉民众一样会勤奋,不发怒民众一样会敬畏刑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