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2010-11-15 01:06:33)
标签:
文化 |
二十二、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朱熹注解:与,平声。子孙,谓虞思、陈胡公之属。舜年百有十岁,材,质也。笃,厚也。栽,植也。气至而滋息为培。气反而游散则覆。诗大雅假乐之篇。假,当依此作嘉。宪,当依诗作显。申,重也。受命者,受天命为天子也。
中国国学网注:
1、德,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保:拥有。虽慈父不能保其子。——晁错《论贵粟疏》
笃,厚也。——《尔雅·释诂》
栽,种也。——《广韵
译文:孔子说:舜,大孝了哦!高为圣人,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宗庙祭奠,子孙拥护,所以,大德的人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所以,天生万物,必定择材厚待。因此,是种子的就培养,偏倒的就覆盖。《诗》:-----------
这儿有两个版本,本文:嘉乐君子,宪宪令德!
《诗·大雅·假乐》作“假乐君子,显显令德”。 郑玄 笺:“显,光也。天嘉乐成王 有光光之善德。”
关于 宪宪:《诗·大雅·板》:“天之方难,无然宪宪。” 毛 传:“宪宪,犹欣欣也。” 孔颖达 疏:“宪宪,犹欣欣,喜乐貌也。”
朱熹那个解释,完全是在逗乐:假,当依此作嘉。宪,当依诗作显。
意思是,他弄得懂的,就是合理的。咔咔,都是一群笨笨。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诗·周颂·维天之命》。
假而礼之,厚而勿欺,则天下之士至矣。——《管子·小问》
假通“嘉”。赞美,表彰。
所以,这个 假 、嘉,随便用哪个都不影响大意。
我照原诗解,你们这帮人我不信实。
显,见也。——《尔雅》。注:“显,明见也。”
令:美、善。巧言令色。——《论语·学而》。
所以。《诗》说:快乐地赞美君子,美德闪闪。
2、受禄于天;保佑命之,申自天申之!
朱熹说,申,重也。
是重要么,还是重复嘛?咔咔。我估计他也没整明白,不然一定会唠叨两句。
郑玄注:又申重福之。
郑玄的意思是:重复、再次。
先人,尔等真不适合学汉语。咔咔。
申:约束。朱绿带申加大带于上。——《礼记·杂记》
自:由。自天右之。——《易·大有》
译文:上天赐予他福禄(向天拿工资),保佑他降给了他圣命,就由上天来监督他。
所以大德之人必定会担当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