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习惯、能力对孩子学习的影响(三)
(2012-12-26 08:57:27)
标签:
智力学习方法双子育儿 |
分类: 思考的力量 |
记得湖北好友的孩子,学文科,高一开始,她妈说“高考不考的理科内容都不要学,真不及格学校也能给毕业证……”所以孩子从高一开始就是三门主课加文综,所以高考很轻松,考进北京重点大学……江苏的孩子五门副科都是高考内容,全省统一考,如果都达B(这是第二关),主课总分过了一本线,选修主课二门其中之一不能达到考生人数15%的A,或考生人数5%的A (这是第三关)同样不能读一本学校,只能读二本,用人头而不是分数,来计算考生A或A 的比分,这个比例很不合理……所以江苏孩子要过三关,而不是外地的孩子的高考一关,所以江苏考生学习压力大更多,可想而知,学什么都不容易(但考不好,走专科,就业机会可能比之其它地方的孩子多……)
所以孩子选文理科,有下面几个原因:
2、选理学:有学生理科学得还行,而文科要背记的内容可能记不下,所以选择了理科。理科学习到了高中,虽然更多需要孩子的记算能力和逻辑思维,但同样要背记大量的公式,还有语文和英语的内容,也要大量背记,所以这样的学生到了高中学理科会很偏科,同样不可取。再说江苏考科,文科副科如理科副科一样,门门要考,没有半点投机取巧......
3、认为理科将来求学和毕业分配相对文科机会更多一点,所以选择理科。
4、文理基础都好的孩子,选择什么都行……
冬儿黄冈幼儿园的一个老师的女儿,选择理科,目的就是理科机会多一点(当时不明白考不好有什么机会?)后来学得是一塌糊涂,竟然上个三本,在苏州根本不可能也没有这样的机会给孩子…..所以江苏的考生,选择什么都很累……
冬儿选择理科,主要是因为兴趣。分班前,我们一起到网上查各专业来对比……文科一圈排下来,冬儿的话:“这些科目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太多阴谋,如《甄寰传》中的人,会活得太累,我喜欢简单的生活。律师还有点喜欢,因为初中参加法庭辩论,思路快、语言逻辑还行,虽然发言慢一点……可电影中的律师尽说谎……我不会说谎,虽然喜欢,但不想和搞阴谋诡计的人在一起……”话虽然太偏激,但也反映出一个现实……
如文科也有很多的人,平凡努力,一生成绩不菲:季羡林先生、傅雷先生…..当然他们是文学研究之人…….
而理科中的建筑学分支很细,绘画设计要有想象的天份,这个职业对女孩来说,动脑动心,很累很苦。
再有地质,军校等,个人体能,团队精神,集体思想,吃苦耐劳,都要求很高……
总之:无论选择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可能从开始的喜欢到接下来瓶颈时期,就如成人的婚姻一般,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想出去。但只要坚持一直向前走,不停下学习的脚步,如滴水穿石…..十年二十年,熬也能熬到从事行业的前沿……
学习什么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颗平常心,高中各科学好,才能选择喜欢的大学专业……”
冬儿点头道:“老妈我懂,我会学好理科……而将来选择职业,先学经验和生存,但不管做什么,我都一定不轻易跳槽,如果知识不够,边学边做,最重要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好好活……有经验和机会就自己创业……”
听了很欣慰,当时认为冬儿的脑子,学理科比文科可能会累很多,困难也会很多。但她的性格,既然选择了,想来虽然不会学到最好,但定不会学到最累……更不会学得很差。
而且她上面一席话,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反映出对人对事最基本的生活态度。相信将来她肯定不会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后来才知,高中理科学习,智力和学习方法,习惯还有能力,是能否学好的主要因素,也是冬儿高二后我们们从她的成绩和表现,以及与她的时时交流中才得知。所以小学初中孩子能有个好习惯和好方法,高中能否学好的基础就打好了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