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凉,新疆的一种夏季冷饮,用古老的制冷设备制作的冰糖水。最早的雪花凉冰糖水,成分除了糖、水,还有牛奶、鸡蛋、淀粉、香料、色素等。这次《新疆味道》摄制组,在奇台拍摄到了一个祖传手艺的雪花凉制作工艺,令人欣喜万分。
一户农家大院,钻进一个长六米、宽四米、高六米的地窖里,拨拉开铺地面上的稻草,一种新疆人熟悉的大冰块露了出来。这是陈文强家里的冰窖,专门储存冰块用的。冰窖的四周墙面都是水泥糊的石头墙,非常的结实。每年寒冬腊月时,陈文强每天都要往冰窖的四壁上泼水,水顺着墙面流到地下结成冰块。因为地窖基本上处于恒温状态,所以,冰块在夏季也能很好的保存。
我们新疆南部的维吾尔人,他们是冬天里到河坝里取完整的大冰块,储存在冰窖或冰洞里,待夏季拿出来做刨冰酸奶用……马可•波罗在他的《东方见闻》一书中记述:“东方的黄金国里,居民们喜欢吃奶冰。”奶冰,就是现在说的冰激凌了,冰激凌最早的制作工艺是怎么样不太清楚,反正新疆现在遗存的就是雪花凉和维吾尔冰激凌。
言归正传,继续介绍陈文强的雪花凉制作。
冰窖里的冻成一体的大冰块,用铁镐或铁杆把它凿成块状,用柳条篮子从窖口吊上去。在一个大铁盆里,把冰砸成小块,清洗干净。
制作雪花凉的容器是一个大木桶和一个小铁桶。大木桶矮、粗;小铁桶细、高,直径比大木桶短二三十公分。把铁桶抬进木桶里,桶之间的空隙用粗盐和碎冰块塞满。放粗盐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冰块融化的慢一些。
夹层塞满后,几个人一起手提木桶,连铁桶一块,用力把它抬到一个平板车上。平板车上有个圆洞,恰好可以把木桶卡住。
于此同时,往另一个清水桶里撒砂糖和黄、白两种颜色的冰糖,另外,还要加入镜头里没有出现的牛奶、鸡蛋、淀粉、色素、香精等用木棍在水筒里使劲搅拌,水质逐渐变成浅黄色后,倒进架在平板车的铁桶里,盖上盖子。
接下来的一幕令人惊奇了。主人手拿麻绳,套在铁皮桶上,绕个圈,身子离开一两米距离,双手拉紧麻绳的两头,开始反复用力拉扯。一拉一扯中,铁皮桶开始快速的左右转动。剧烈的摩擦,铁桶内水的热量逐渐被外围的冰块所吸收,一个小时后就慢慢也结成了冰块。这种冰水混合物就是奇台大名鼎鼎的雪花凉,马可波罗笔下的“奶冰”!
这种拉绳转桶降温的方式,在乌鲁木齐40年前的国营厂家里,也有麻绳套在外层木桶上左右拉扯的。那个木桶底下有个转动轴,内层铁桶是套在木桶里的。新疆非遗传承人马三和先生介绍说,关于转动制冷的设备以后越发先进,有链条、齿轮的,有电动的,像现在街头看到的维吾尔冰激凌的转动制冷设备等就是电动的。
作者:雷将
资料图
2017年7月18日初稿
2017年7月19日修改
2017年7月21号补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