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锡伯族的油果子,咋看起来像油条,也有说是酥馓;有些网友说,他们老家那也把油条叫油果子,看来各地对油煎食品名称的叫法是多种多样的,这个就不细说了。就先介绍下酥馓,它是新疆馓子的一种,我们市场上常见的都是盘馓,多为空心的,而一根一根的,筷子那么长,有两指宽的,那是酥馓。
再来说新疆锡伯族的油果子,它有半根筷子的长度,食指那么粗,实心的,吃起来香、酥、甜、鲜,集蛋糕、南瓜饼、回民油果子的多种味道为一体。
乌鲁木齐大西迁食府的林玉女士介绍,他们民族的油果子以前是逢年过节时才有的,现在生活好了,家庭随时也可以做。这是传统的节日食品,因为没有任何添加剂,恰好符合现在人的饮食观念,所以就推向了市场。
锡伯族的油果子看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和其它民族的油煎食品真不一样。先要把南瓜洗净蒸熟,然后在有底火的锅里边搅边拌,成黏糊状后倒进盛有面粉的盆里,边揉边和,其间还要加入鸡蛋、牛奶、蜂蜜等等,再继续揉。这个过程中,但原材料的比例非得真传者难以掌握,而且全是手上功夫。等这些杂合面和(huo)均匀后,擀平、切段、下锅煎。
出锅装盘的油果子,金灿灿,香喷喷,口感极佳。
林玉女士还说,他们民族以前的油果子有两种形状,一种是菱形,第二种是长条形的。她们店里形状只推出长条形的,若与奶茶共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锡伯族的油果子到底有好吃,建议朋友们可以去红山大西迁品鉴一下。(文图/雷将)
2016年1月30日初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