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粥,维吾尔语称“哈尼阿喜” han
exi,历史上主要是流行于南疆。它出现在乌鲁木齐市场也就是本世纪初的事情了,刚开始是在米拉吉的饭店里才有,现在巴巴汗餐厅也有卖的。它是南疆维吾尔人家的一道传统面食,因做工精致,营养丰富,也被称为香妃粥,尤其适合老人、儿童和孕妇食用。
说它是粥,里面却没有米粒,而是一颗颗的小面粒。从广义上讲,它应该是一种汤面(或汤饭),人们常见汤面中的面,或为揪片子、或为二节子等,而这个却是类似米粒一般的面(不妨称面粒)。
那么,面粒是如何做出来的呢,据巴依人家餐饮管理公司行政总厨肖克来提先生介绍,这种面粒的制作极为讲究,和面不加水,而是把鸡蛋打撒后,再加点盐,与面粉一起和出来的。一直和到均匀而有一定硬度时,在案板上擀开、铺平,最后用小刀切成半个米粒那么大,就可以下锅了。
煮皇帝粥的汤是新鲜的羊肉汤,熬到一定程度时,可根据条件和喜好,再加入羊肉块、西红柿、头都、鹰嘴豆、恰玛古香菜等,火候到,一锅皇帝粥也就做成了。
过去在南疆的百姓人家,一般是做给孕妇、老人或婴幼儿吃的,现在条件好了,也可以随时做,只是因为做工复杂而讲究,上班族一般都没时间来弄,就到饭店里去吃了。
这种皇帝粥在新疆对感冒和解酒也有一定程度的食疗效果。(文图/雷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