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总想要时光机

(2011-01-22 15:27:32)
标签:

艾玛

百慕大

虫洞

时光机

宇宙飞船

杂谈

分类: 专题

我们总想要时光机

 

 

  我们总想要一部时光机,带我们前往理想的时代。我们看着影片里穿越时空的浪漫情节,听着科学家分析时空隧道有多少可能,幻想着,如果真有时光机,我们该去寻找怎样的过去或未来?其实,惦念旧时旧物,不因过去真的美好,也并非意在重历过往,只因我们需要一个缓冲的时空。

 

 

图文 /  王莉莎

 

  回到过去的艺术想象

 

  先从荧幕上的故事说起。亚历山大是个数学天才,狂热的发明家。在他向女友艾玛求婚的当晚,艾玛遭人枪杀。悲痛欲绝的亚历山大用数年时间,造出了外形犹如水上脚踏车的时光机器。他乘着时光机回到女友遇刺的当晚,在事发前带艾玛离开了枪杀地。谁料,无论他如何避免,艾玛都躲不过当晚一死的宿命——他一千次地回到当夜,艾玛亦会以一千种方式死去。这是电影《时光机器》中的故事,结局犹如一个戏谑的说辞,无法改变的过去,让神奇的时光机顿时显得“机”无力。

 

  当然,对于一则纯属虚构的故事,谁会介意它情节的天马行空?尚不存在的时光机,在人们肆意遐想的大脑里,可以很“无能”,也可很“万能”。马丁就驾着时光机回到了三十年前,改变了无能父母的身份地位,并让现实按他改变后的历史重新发展(电影《回到未来》);朱迪·福斯特飞越亿万光年与亡父重会(电影《超时空接触》);韩国大兵回到古代,反击异族侵略(电影《天军》);考古学家回到1357年的法国乱世,卷入城堡战争(电影《重返中世纪》)。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基于艺术的大胆想象,时光机总能被创造。幻想制造时光机的人们,可能为了改变过去的历史,或为了促成或阻止未来事件的发生,抑或仅为找乐。他们不介意时光机是否会令人失忆或引起宇宙爆炸,不在乎是能亲历过去还是仅遥遥相望。从制作人到观影者,无一不沉醉在“干扰历史”的无尽回味里。哪怕只是想象中的体验,它也能像白日梦疏散压力般,缓解一下科技的有限张力。

 

  然而,这样的穿越情怀并不可笑,甚至不是纯粹的痴人说梦或胡思乱想,因为科学家从未间断过让梦想成真的尝试。

 

  穿越时空的科学尝试

 

  世界上应该存在能让时间慢下来或加速的地方,爱因斯坦如是说。他的相对论,让科技界的视角转向了一直未实现的时光机。如果爱因斯坦的猜测成立,我们离穿越时空的梦想就真的近了。

 

  1905年,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我们所处的宇宙可以看成是一个四维时空,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快,时间流程将会变慢,空间尺度将会缩短。10年后,他的“广义相对论”又一语惊人:在强大的引力场作用下,时空结构会发生弯曲,导致时间流程变慢。

 

  时间流程的减缓能让人们回到过去吗? 1974年,美国杜兰大学的提普勒做出计算:一个质量很大、无限长的圆柱体,若沿着轴心以接近光速自转,便可让航天员造访自己的过去。199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戈特利用宇宙弦理论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当宇宙飞船经过重力场时,把重力场的拉力转换成推力,宇宙飞船便能以光速甚至超光速飞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专家们还依此创立了“时空场共振理论”,力求借助电磁、重力、光速和时空共同演变的伸缩性,瞬间跨越时光。

 

  依据诸位科学家的理论推断,只要能让宇宙飞船超光速飞行,便有可能实现穿越。但这有可操作性吗?“广义相对论”提到,趋近光速运动会受到强大潮汐重力场的作用。在这些作用力的“撕扯”下,人和飞船恐怕早已不成形,更不用说超光速。

 

  时光旅行若真的不存在,那些在百慕大神秘失踪又出现的灵异船只,该怎么解释?

 

  1966年1月6日从阿鲁巴岛出发的“尤里西斯”号双桅帆船在百慕大三角神秘失踪,却于1990年突然出现在委内瑞拉加拉加斯市郊的海滩上,船上三个水手的年龄和生理状况跟24年前并无差异。

 

  1955年一架飞越百慕大三角海区时失踪的飞机,35年后完整无损地飞回原定目的地机场,其中一名飞行员的出生证表明他现在已有77岁,但他看起来只有40岁出头……

 

  失踪重现的帆船、飞机带我们回到了24年前,甚至35年前。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穿越,百慕大是否就是一条未被发现的时光隧道的入口?这让人们再度想到了虫洞理论。

 

  早在1935年,爱因斯坦就在理论上发现了“虫洞”。但虫洞是否仅允许光线通过,抑或飞船也能穿行?这一点始终未被搞清。53年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桑恩和摩立斯发现了虫洞优于黑洞的地方:虫洞的两端皆可出入,并非像黑洞那样是单向通道;旅行者在虫洞内仅受到一般的拉力,不会像黑洞中遇到难以承受的重力场。如果存在一个巨型虫洞,它的首尾连接着不同的时空,假设时间差是10年,一名宇航员从一个方向穿越虫洞,他将跳到10年后的未来或10年前的过去。这听起来像科幻,但已是一个美国宇航局拟资助的研究项目。

 

  那么,百慕大是否就是虫洞的一端?如果真是,另一端在哪里?又如何找到或建成一个能容纳宇宙飞船的巨型虫洞,并能让飞船有充足的时间进出?

 

  根据量子理论,虫洞在强力作用下,将于瞬间关闭。要想实现虫洞穿越,必定要找到延时虫洞的方法。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柏克莱分校的吉普·索恩教授提出了反物质策略,依靠灌输反物质,将虫洞“扯大”,钻出一条长度约为一光年的“时间隧道”。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随后也找到了适合的反物质。但巨型虫洞的建立依然显得遥不可及。

 

  2010年5月,霍金在接受探索频道访问时谈到,虫洞在宇宙中无处不在,但是非常小,比原子还小,它们处在不断消失和形成的过程中。现在人类还不能做到把一个虫洞放大并加以利用。从能量的角度看,要形成能够通过一个人或一艘飞船的虫洞,需要半径在1光年以上的黑洞。可形成这样的黑洞,至少要砸进100亿亿个地球,或是10万亿个太阳才能做到。这显然不可行!

 

    时光机在寻找什么?

 

  时光机的梦想怕是难以成真,霍金等人似乎并不介意这种纯理论的推断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历史”不是他们需要直达的目的地,他们享受在尽情的推理与酣畅淋漓的遐想里。感知宇宙空间中,同一时间节点下,不同时空运转着不同的速度,这就是最大的乐趣。因为速度的快慢,时间才有了差距,生活才有了不同感知的错落感。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呢?想如《童年时光机》的唱词一样,回到童年,“可以一路开心到底都不换季”;还是重回上世纪八十年代,感受一番工作包分配,房子单位分的精英待遇?想回到民国前,可以妻妾成群,其乐融融;还是生于丰腴为美的大唐盛世,不必担心自己的肉增量却贬值?

 

  现实的速度太快,让我们不得不对求职表示“鸭梨山大”;对甩不掉的“脱光”命运,做下相亲的艰难决定;忍受左旋肉碱的“灰常无力”,不惜大把钞票奉给美容整形医院。人们无法再像传统社会那样从容地“进入”一个事件,享受静观中的稳定感,唯有不停地回望、张望,通过怀念过往或种种臆想,才能摆脱“生活在别处的疏离感”。也许,这就是众人怀旧情怀的根源。惦念旧时旧物,不因过去真的美好,也并非意在重历过往,只因我们需要一个缓冲的时空。这就是“怀”的力量,它能让我们一边说写着流行的火星文、网络语,一边哼唱儿时的旧歌;也能让我们一边想着回到过去有多好,一边微笑着继续面对“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现在和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