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峘专栏:世界杯里的球事:暴力美学下的集体狂欢
(2010-09-28 10:49:29)
标签:
方正暴力美学北魏世界杯宋体 |
分类: 专栏 |
世界杯的输赢不牵涉大多数人的现实利益,但它既激发了人们深层的种种情愫,又使得这种情愫不那么沉重,是生活中可以负担的重量。
弗洛伊德早就说过,体育是人类攻击本能的升华。比之春风化雨的田径与游泳,比之残酷原始的摔跤和拳击,在一切运动中,足球属于恰到好处的暴力,其间的心理张力是如此微妙和得体,以至人们对世界杯的关注远超过其他任何世界级赛事。绿茵这个场上所展示的精妙筹谋、华丽技巧与曲折经历,使得暴力不只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应该被列入到审美的范畴。
和电影中的暴力美学相比,绿茵场上的暴力美学更为真实。电影中的暴力或多或少都带着点人为雕琢的痕迹:子弹缓缓划过天际,弹片翻起层层热浪,血花四下飞溅,这些镜头如此细致精妙,可是总有人是事先知道故事结局的。故事说完,传奇散场。
真实的生活却往往比剧本更出人意表。如今,除了世界杯,谁能想象有如此一场盛会能吸引住不同肤色、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人的眼球?所有人屏息注目,所有人欢呼呐喊,超越了国界,模糊了经纬,在那些时刻,出奇地一致。没有人能预知结局。那些奔驰、冲撞、呐喊、眼泪都没有事先彩排。这是人生的真实体验,是历史的一部分,而不仅仅只是个故事。
世界杯尚在进行中,C罗一以贯之的精彩妙传,梅西、鲁尼冲锋陷阵执意进球的纠结,以及卡卡因无谓推搡而致红牌离场的悲情,还有朝鲜险些逼平巴西却又大溃败于葡萄牙的逆转,暴力美学引发的悲喜剧一如既往地在绿茵场上上演。
暴力美学的最大魅力在于:它让观众既体验到暴力的快感又不用承担暴力的后果,是暴力安全的表达。正如我们将自己代入绿茵场上的英雄,去体验英雄那胜利的狂喜和失意的悲壮,在幻想中完成了成为英雄的愿望,却不用承担真实的伤痛以及持久的悔恨。世界杯的输赢不牵涉大多数人的现实利益,但它既激发了人们深层的种种情愫,又使得这种情愫不那么沉重,是生活中可以负担的重量。在世界杯的一个月中,我们有了一个难得的宣泄机会,彻夜不眠、喝酒骂街、豪情万丈、指点江山。这是四年一度的狂欢,尤其是金融海啸余波尤烈,生活极其不易的今天。在对世界杯所传达的暴力审美中,这欢腾与喧闹强化了感官刺激,麻醉理性,搁置忧虑,让我们在幻觉中把被拉得过紧的神经短暂放松。
在呜呜祖啦的聒噪下,这届世界杯快高潮了,此后,生活将回归平淡。不过,我们总会记得,有段日子,我们从生活的琐碎中暂时抽离,与英雄共舞。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