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瞧,美国大学生是这样创业的

(2010-09-27 17:25:22)
标签:

杂谈

分类: 观察

        瞧,美国大学生是这样创业的

虽然“景店”只是一个小小的零售网站,但是参与操作的人却有十多个:三个软件工程师,三个专业图像设计师,还有几个专门负责和各品牌联系的公关人员,而江的前老板泰迪则是他现在的顾问。

 

特约记者 叶广翔    图 叶广翔
 

努力把眼光放长远

采访江之前,跟他约了很久,几经变动,最终定在周四的晚上。他在约定的时间准时出现,在我对面坐下。正准备说些什么,手机响起,他只好抱歉地笑笑,压低了声音接通电话,似乎是跟工作有关,我看他一边回应着,一边熟练地在日程表里记下些什么。

江是华裔,刚从伯克利毕业不到一年,现在已经拥有一家名为“景店”(jingstore)的销售网站。这家才运作几个月的网店,已经拿到几个大品牌的合同,出口从时装、饰物到加州红酒在内的各类美国品牌产品。在各种销售网站遍地开花的今天,我十分好奇作为名校毕业生的江,选择创立这家网站的初衷是什么,又是如何迅速打开局面的?

讲完电话,江摁下关机键,把手机放回包里:“好了,现在不会再有电话来了。”

江告诉我,这四个月来,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不是在向客户介绍自己的网站,就是在和中美的合伙人商量合作问题,或者和自己的团队开会。

“景店”虽然规模小、起步晚,但目前的商业和技术环境成熟,而且发达的互联网将整个世界连成了一片,很多生意一开始就可以国际化运作,关键在于经营者的眼光。谈话间,江流露出对“景店”未来的信心。

除了江外,“景店”的团队成员包括三个软件工程师,三个专业图像设计师,还有负责和各品牌联系的公关人员;另外还有一个特别顾问兼股东:江以前的老板——牙买加人泰迪。江开玩笑地说,泰迪是他最成功的引援。

认识泰迪,正是在江第一次创业失败后不久。泰迪是斯坦福MBA的毕业生,毕业后拿到一笔天使投资资金,创办了公司,专门制造和销售他自己发明的磁铁护腕。他聘请江到自己的公司负责网络宣传与营销。工作之余,江和泰迪经常讨论营销宣传手段,同时也从他那里吸收了不少创业经验。

 

把知识变为可用的工具更重要

 

江学的是统计学专业,虽然伯克利统计学专业是全美最强的,但这并非他最初的理想。一直以来,江都希望自己能进商学院,读商科。因为在他看来,商科是最酷的专业,而且他希望有一天能自己创业,他需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甚至,为了培养自己的社交能力,他在大一大二时就非常用心地结交不同专业的朋友。但除此之外,具体要学习什么,他那时并没有考虑得太清楚,精力分散也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大二下学期,他申请读商学院失败了。这对他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一番衡量后,他选择了统计学。

“统计学知识为我从事网络营销提供了一个工具。而编程和营销都是我后来自学的。其实任何知识性的资源都很容易得到,也没有什么是不能学会的,重要的是,要让知识成为自己的工具。”回首当初的选择,江给了这样的回答。

把知识变成有用的工具,这是江在大三的那次暑假实习中得到的最宝贵经验。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这次实习让江对自己以后要走的路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想法。

大三快结束时,江幸运地得到了一份不错的暑期实习工,在拜耳医药集团伯克利分厂进行IT管理实习。拜耳是全球知名制药巨头,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拥有被称为“世纪之药”的“阿司匹林”的注册商标。在拜耳实习期间,他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经理一起午餐,讨论怎么把工厂旧的生产管理模式有效地转换到用IT管理。他和同事们用一块大纸板,把工厂的生产线、包装线和各个车间的关联图列出,然后分析每个车间的情况,哪些是瓶颈,哪些有剩余人力,然后他再把数据输入电脑并作模型分析。

他还从一起工作的MBA学生那里学习到了很多商务知识,并且学习怎样把书本上的概念应用到提高工厂生产效率的项目里。虽然没读商科,但江觉得,实习过程里学到的商务知识和人力统筹管理知识比在课堂里学到的更深刻。

或许是对江工作的认可,三个月暑期实习结束后,公司和江续约三个月并且提高时薪,二十多个实习生里面得到续约的只有四个。从这一直到大学毕业,江在拜耳的实习长达一年半,其间他转了三个部门,从营运到IT,最后是后勤。

那个暑假,江过得非常开心,他还和女朋友一起飞去夏威夷旅游。

也在那个时候,他萌生一个想法:他现在的工作是用IT技术去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是为别人工作,提高别人的价值,那为何不为自己工作呢?

 

失败可能是成功的前奏

 

不过,理想是一回事,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意外是最常见的风景。江还没得及好好规划未来,剧变已然出现。

2008年秋天,受次贷危机影响,美国经济跌入低谷,美林被收购,雷曼兄弟、华盛顿互惠等金融巨人相继倒闭,受此影响,就业市场急剧萧条。即使伯克利这样的名校毕业生,也感受不到丝毫的优越。在伯克利就业中心组织的应聘会上,江和同学们都西装革履,穿得非常专业,然而他们的脸上则没有太多的笑容。

如果在以往,江出色的实习经历或许能给他带来很大帮助,然而在愁云惨雾般的就业形势面前,再出色也鲜有机会。他先后参加了三十场面试,但很快就沮丧地发现,很多面试根本就是走过场,这些公司其实没有空缺的职位。

不过,江还是抓住了一个不错的机会,竞聘富国银行(Wells Fargo)金融部的一个职位。富国银行创建于1852年,是美国第五大银行,拥有15万员工。这家老牌金融机构的用人理念非常有吸引力,一直遵循“先人后事”原则来开展业务,先找到优秀的人,然后会针对这个优秀的人,来为其设计业务。曾经为了留住一个优秀的员工,富国银行史无前例的在员工所在的城市专门开设了一个办事处。江从初次面试一直杀到最后一轮。面试官很欣赏江,觉得他的回答既涵盖管理学的观点,也有对具体操作步骤的分析,这显然得益于他在实习中工作经验的累积。这样的评价让江觉得入职希望很大,甚至连他的朋友们也准备庆祝他在糟糕经济情况下绝处逢生。

然而,200812月,富国银行收购美联银行的消息打碎了江的美好愿景:两家公司的合并意味着今年富国银行只会做内部人员的整合,而不会再招聘新人。此时,他在拜耳的实习已经结束了。大量裁员的拜耳同样无法给江提供一个职位。

在《财富》每年评选的全球500强企业中,美国拥有近200家;在全美最出色的公立大学中,伯克利名列榜首;在地理距离上,伯克利离硅谷只有一步之遥。以前,伯克利统计专业的毕业生去麦肯锡、埃森哲、贝恩这类咨询公司谋取一个职位,几乎零距离。

而那时,江却无处可去。

回忆起那段最难熬的日子,江嘴角带着笑意:“我很庆幸金融危机剥夺了我的就业机会。如果不是那个学期三十场不成功的面试,我是不会沉静下来思考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的。”

 

用实践测量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逐渐沉静下来的江,像哲人那般不停思考着两个问题:往哪去,怎么做?第一个问题容易回答,既然没有心仪的公司愿意聘请他,那他干脆就自己创业。要创业就必须解决第二个问题,该怎么做?总结一年半的实习经验,他敏锐地察觉到互联网应用中有适合自己的商机,但他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经验都不足以支撑创业,他需要更多知识和经验储备。

于是,江去一家搜索网站担任软件工程师,零薪水。每周两天,江都会一早驱车到离家三十英里外的公司工作并从中学习网络技术。几乎同时,他还报读了由几个资本投资人开设的创业课。就在这里,他第一次发现了实现理想的契机。

这个创业课要求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制订各自的创业计划,资本投资人则会在学期末对各小组的创业计划给出专业的指导和评价。

经过几轮激烈的讨论和可行性分析后,江的四人团队确定了一个新网站的构想:网站主要提供由人工智能分析等技术构建的动态性、地域性微博分享社区。接下来的几个月,江和他的团队日以继夜地投入到新网站的工作中。除了技术开发,作为主负责人的江,还把网站计划做成不同的策划书呈送给很多资本投资人过目。最后,终于有资深的IT投资人对小组设计的新技术非常感兴趣,并表示期待网站的成型。

江于是向父母借了一些启动资金,计划在三个月内把网站的初步架构做出来,然后去争取第一笔投资资金。凭借着先前积累的经验,江对自己的计划充满信心。团队也磨刀霍霍,没日没夜地编程。

谈起这第一次的创业,江说:“我没有为自己设计任何后路,虽然以我的经历和知识,找一份IT相关的工作并不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只想全身心投入而已。”

然而,预想中的成功没有如期而至,挫折却接踵而来。三个月过去了,团队并没有在技术上取得突破,而且进展缓慢,预计一个星期能完成的功能设计却花费了一个月,花了很长时间实现一个功能,但做出来后,又觉得华而不实,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这些困难又影响了团队内部气氛、导致成员之间的合作也出现了不少问题。逐渐,大家都开始迷茫,不知如何才能从困境中走出来。8月底,技术核心人员tiger离开,去斯坦福攻读电脑人机互动博士学位。

江的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

他这才发现,原来所谓创业的路,是如此难走。看上去很美好的计划,没有成为美好的现实。创业成功与否,从来都是01的问题。

这时,他又面临艰难的抉择:是坚持在创业的道路上跋涉还是顺势转换至就业跑道?

江不断审视自己的经历、能力和内心真正的愿望。最终,他认识到创业对自己的重要性,只是他的技能和素质却没有达到创业的要求。

江意识到,除了专业技术,自己在营销等商业素质上仍有所欠缺,他需要补足这一块。这意味着:他必须再次刻苦学习。这次,他打算到新创业不久的网络公司找一份工作,从别    人的成功里汲取经验,这样比自己盲目摸索要更快捷。

就这样,20099月,江来到了泰迪的公司。

 

最大的压力是团队的未来方向 

 

泰迪的公司在三藩市,已经创办了三年。泰迪在斯坦福读MBA时发明了施工用的磁铁护腕。技术含量虽然不高,但因为磁铁能够粘住很多小工具和螺丝螺帽等零碎的东西,大大提高了工人施工时的效率。三年前泰迪在斯坦福拿到了一笔天使投资资金,于是一个包括在中国的生产线和在美国的销售网站的品牌公司就这样开始了。

江的工作是做网上宣传和营销。工闲时,江就泡在伯克利图书馆里面,翻阅各种期刊和书籍,学习网络营销和宣传的各种知识。他也常常和泰迪共进午餐,一起研究营销推广策略,并且细心地吸收创业经验。暗地里,江计划着自己的第二次创业。

20101月,坚守三年的泰迪公司终于拿到了沃尔玛和HomeDepot的大订单。这意味着,泰迪的磁铁护腕产品很快便会在美国全面铺开,这也标志着一个小品牌逐渐发展成熟。

此时,识才的泰迪看到了江开拓市场的能力,想把江签为长期员工,继续从事网上品牌建设和营销。作为一个将要腾飞的公司,江很容易就从新人变成管理层中的一员,甚至变成小股东。可是,面对牙买加人的橄榄枝,江拒绝了。相反,在一次两人私人午餐时间,江把一份几十页的“景店”计划书递给了这位牙买加老板,并邀请他做“景店”的股东和顾问。泰迪详细地阅读了计划书,思考了好一阵子,最后同意了江的请求。那次午饭后,江便向公司辞职,并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他的启动资金并不多,大部分是自己和已在工作的哥哥的积蓄,还有泰迪的一些资助。泰迪答应他,每周周四早上到午饭时间,和他有针对性地讨论“景店”的发展进程和战略。

按江的设想,美国有众多风靡全球的时尚品牌,但仅仅依靠传统的渠道,这些品牌在跨国销售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他要做的,就是利用互联网的特性打造一个跨国界的网络销售平台。这个平台销售的都是美国品牌店的正品货甚至是从品牌设计工作室直接出来的。同时,在这个平台销售的货物保证提供极具杀伤力的折扣。对品牌商和消费者来说,这都将是一个特殊渠道。

现在,四个月过去了,凭借江精心设计的新型宣传和营销模式,“景店”渐渐走上正轨,一件件“景品”在网页上花枝招展地出现,越来越多的品牌商开始接受江的销售模式。而江已经不满足于把美国品牌外销,他正在筹划的,是把中国高端的产品销售到美国。

“创业不是一朝功成的过程,它是一场持久战,在第一次创业失败后我就深深体会到这点。正因为这样,我一定会尽全部的精力和努力把‘景店’办好。”江最后说。

 

 

赢未来 你的同学朋友都在工作赚钱了,难道你没有压力吗?

 对啊,我的压力很大,而且不仅仅是钱的压力。和我一起打拼的弟兄们,我将把他们带往何处,这是最大的压力,但我努力把压力变成动力。创业其实是一场持久战,但我一向都很有自信。正因为这样,我一定会尽我全部的精力,努力把“景店”办好。这样,我才能对得起那些默默支持我的家人和朋友。

赢未来 什么是你的创业理念?

 现在各种时尚品牌林立,却没有太多销售渠道的品牌。在网络纪元里,销售渠道也可以是一个品牌。“景店”的货物都是美国品牌店的货,有些是从品牌设计工作室直接出来的。但同时,“景店”也强调时尚的折扣。所以,这个渠道是特殊的,没有一个渠道能同时得到两个好处,除了“景店”。一般独立时尚品牌不希望有其他第三方参与官方销售,因为很有可能第三方会贬低本身的价值。“景店”则不同,我们的存在只会增加他们品牌的价值。以后,我也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把中国高端的产品通过“景店”的品牌工程销售到美国。这对消费者和原品牌都有巨大的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