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亮与六便士》:肉体是我的弱点

(2016-11-03 13:22:15)
标签:

杂谈

http://p3.pstatp.com/large/106800041925c88dac00

无疑,毛姆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必定巧舌如簧,很难想象他小时候有严重口吃。这位高手能把一个东拼西凑得来的故事巧妙地无缝连接,我们不禁一边看一边低吟,上帝的磨已经够细了,细得我们都不忍细看。

这不是个爱情故事但比爱情故事更引人入胜,更惊心动魄,更想对自己的平庸当头棒喝,可又不得不懦夫般跌坐下来,怀着人间素有的温吞之情为主人翁唏嘘不已,为自己的无为人生长吁短叹。

感动,除了感动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不可能像年届四十的男主思特里克兰德一样踏平前半生建下的基业,空手寻梦,虽然我们前半生几乎没有什么成绩(更谈不上成就)可言。我们也不甘平庸,也曾心怀梦想,就算这样,我们仍乐于活在当下,耽于仅有的温饱,缱绻于一时的小情小爱。我们已经没有勇气了,我们怕穷怕磨难,我们更怕折腾半天人财两空。如果我们是《月亮与六便士》里的路人乙,那么这部小说里有两句话必定是冲着我们说的。

一句是好心人施特略夫说的:“市侩。

另一句是思特里克兰德的回应:“你要是被这种做法打动了,我会鄙视你。”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根本无意打动任何人,更无心博得同情。他只是在做他要做的事。他说“我要画画”,他就去画了。

《月亮与六便士》是以画家高更为原型的。我不爱高更,因为他伤害了善良的凡高。个性上看,凡高纯朴与温厚,他收留妓女,可怜她们,同时也对穷人的命运满怀同情。但高更则不,起码毛姆笔下的他表现出更多蒙昧的不通人情的野性、冷酷与残忍。尽管如此,看完后,还是从内心发出长长的喟叹与深深的敬佩。

他比凡高更让人敬畏的是,凡高有他的弟弟支持,他没有固定资助人,单靠肉体受的罪来维系生命,并以此供奉理想——他那高企如月的信仰。

好吧,回到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尽管思特里克兰德个性不尽人意,仿佛来自蛮荒,可他似乎散发出一股魔力。施特略夫甘愿不计成本不计后果地救助他,直到他占有了施特略夫的妻子,又抛弃了她,直接导致她自杀身亡。施特略夫还是恨不起他来,仍一心要资助他,可被他以嘲弄的口吻拒绝了。

而小说中勉强算得上情戏的一段,虐心又耐人寻味。施特略夫的妻子勃朗什抛弃了疼爱她的丈夫与思特里克兰德私通。很快,快得她都意外,他无情地抛弃了她,她自杀了,而他根本不在乎她的死活,扬长而去。

女人的确会被这种不加修饰的野性所迷惑,野性本身就诱人冲动,它符合女人感性需求。而勃朗什正是这么一个女人,生活平淡寡味且生性果敢,心性敏锐,渴望一场冒险打破安宁。她也许看到了他身上野性之外的未知元素而深受其惑。看似美女与野兽的搭配,美女对这场冒险唯一的把握是,总有一天她会以爱和温柔收复那颗不羁的心,但她高估了思特里克兰德的人性,他毫不领情,拒绝驯化。野性不是他的全部,那是属肉体的,而他的灵魂却激荡着不可一世的魔性与灵性。这是他自身也无法解开的矛盾。灵与肉的搏击。受伤的肉体,掩护灵魂出逃。

他的灵魂另有所图”,这是我最欣赏的一句。不错,谈及爱情婚姻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然而女人爱上这样的男人只得认栽,他只不过是你于井底仰望一小片天空时横空飞过的大雁,你可以意淫,但没法拥有。当然,他也会不带羞惭之色地承认:肉体是我的弱点

然而,他到了塔希提岛后,又欣然接受了土著人爱塔,并娶其为妻。匪夷所思吗?不,阿塔与之前的女人相比,少了社会性,她是属自然的,是大自然的一员,他接受她如同接受椰树上成熟的椰果一样自然、简单、无需多虑。而成熟的椰果也正悬于半空等待饥渴者的采摘。他们要对方,但不要求对方。跟她在一起,他反倒从灵与肉的相互折磨厮杀中解脱出来,归于宁静。这其实是最本真的爱。

思特里克兰德总算可以安于追求理想。所谓理想,应该是追求一种臻于完美地展示自我的方式,你的情感、才华、智慧以及目之所见,以一种特有的形式展现出来。思特里克兰德是用他的画,而毛姆永远在讲他的故事,他们都以自我的方式向世人打开了他们丰饶的世界。无不令人望洋兴叹。

http://p1.pstatp.com/large/106a00034e12f2786c75

天才寻梦,从始至终,我都看到了初世的理想与末世的人类的不相容性,虽然最终人们承认了他的成果。但他的死亡证明了他活着必被漠视的现实。对此他的回应是,用他的画装饰人类的平庸、无知与怯懦,并带着他一向的讥讽意味,慷慨地不取回报。

人们再也无法诘难他生前的所作所为。体无全肤的死亡为他赎清了欠下的,就像他不再需要为六便士卖命了一样,人们也不需再追讨他的过失。他向我们呈现出了生命的两个层次:只值六便士的生涯以及无休止追逐天界的灵魂。

理想之所以伟大不朽,不只是急于体现自我价值,而在于它的无价,正如他的画,出名之前是无价的,出名之后也是无价的,无价的两个极端。所有的标价都只是暂时的,它终将无价,只能收藏,只供膜拜。

《月亮与六便士》留下两个谜,一个是思特里克兰德死前在小房子四面墙上的画作,这个无底之谜已作为它主人的陪葬被焚毁,给后世留下一大片永远空白的想象空间。唯一可感知到的,那不是魔性再现,而是超越人性的神圣境界;另一个是结尾毛姆想用《圣经》的一句话作点睛,可是精明的毛姆欲言又止。我也想起《圣经》在摩西的最后训言里,神对摩西说:“你必死在你所登的山上”。对,就这么残酷,明知死路一条也不耽误一步,而且如此心驰神往!!既然肉体是我的弱点,那么毁灭吧!他已明神意,他已归属信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