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之前的长微博写过了彩妆产品是不是有害,结论是没害处。那彩妆产品是否致痘?纠结这个的人不在少数吧!我们来一起讨论下。
要知道是否致痘,那要来看看大概有哪些成分可能(注意我的措辞是可能,不是绝对)致痘。常见的致痘成分基本离不开油脂和乳化剂两类,除此之外,基本和痘痘有关系的成分就不存在了。原理是其实也很简单,油份和乳化剂越多产品的质地会越厚重,会加重毛孔的阻塞和皮肤的出油。单纯的油脂致痘风险并不高,和乳化剂在一起,问题就来了。所以容易长痘的皮肤应该选择油份和乳化剂含量少的保养品。
那来看看彩妆产品有什么呢?还是先看粉类产品,以粉饼为例。
序号 原料中文名称 使用目的
1 滑石粉 乳浊剂
聚二甲基硅氧烷
2 云母(CI 77019) 着色剂
月桂酰赖氨酸
3 云母(CI 77019) 防晒剂
二氧化钛
硅石
4 CI 77163 着色剂
5 一氮化硼 乳浊剂
6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 防晒剂
丁羟甲苯
7 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硅倍半氧烷交联聚合物 粘度增加剂
8 锦纶-12 乳浊剂
9 CI 77891 着色剂
聚二甲基硅氧烷
10 云母(CI 77019) 着色剂
CI 77891
11 肉豆蔻酸镁 抗结块剂
12 辛基十二醇硬脂酰氧基硬脂酸酯 皮肤调理剂
13 苯基聚三甲基硅氧烷 皮肤调理剂
14 丙烯酸(酯)类/硬脂醇丙烯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成膜剂
15 1,2-戊二醇 溶剂
16 滑石粉 乳浊剂
17 水 皮肤调理剂
菱锰矿提取物
苯氧乙醇
山梨酸
18 CI 77492 着色剂
19 CI 77491 着色剂
20 水 皮肤调理剂
水解亚麻子提取物
苯氧乙醇
21 抗坏血酸葡糖苷 皮肤调理剂
22 山梨酸 防腐剂
23 生育酚乙酸酯 抗氧化剂
24 丝胶蛋白 皮肤调理剂
25 CI 77499 着色剂
26 葡糖酸锌 皮肤调理剂
27 天冬氨酸镁 皮肤调理剂
28 葡糖酸铜 皮肤调理剂
粉类产品最主要的成分就是各种粉体(滑石粉、云母粉等),这类粉体的颗粒都很大,是没有机会进入皮肤角质层的。不能吸收,对于皮肤的影响就几乎没有,引起过敏等问题的几率就很低。
那粉体是不是有机会进入毛孔呢?简单来说,不太可能。因为皮肤的出汗和出油,都是从毛孔内部排出到外面,就像一个小管道。粉体虽然可以堵在管道口,但是不能进入管道内部。
那粉体是否会把毛孔完全堵塞住呢?答案是也不会,因为汗和油脂会把粉体溶解掉,等于是卸妆油的作用啦。大家可以仔细的观察下皮肤到了下午,毛孔周围的粉饼是不是还在。通常情况下,毛孔周围的粉体已经没有了,所以到了下午要补妆。
粉类产品通常不会含有过多的油脂和乳化剂,为什么没有?大家自己想就可以了,我不多解释。所以粉类产品的致痘可能会相当低。
说过了粉类产品,那就来说说液状产品,以粉底液为例。
序号 原料中文名称 使用目的
1 水 溶剂
2 乙醇 溶剂
水
3 CI 77891 着色剂
肉豆蔻酰谷氨酸钠
氢氧化铝
4 甲基聚三甲基硅氧烷 皮肤调理剂
5 甲基聚三甲基硅氧烷 成膜剂
丙烯酸(酯)类/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
6 聚二甲基硅氧烷 消泡剂
7 异十二烷 粘度增加剂
二硬脂二甲铵锂蒙脱石
碳酸丙二醇酯
8 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 紫外吸收剂
丁羟甲苯
9 PEG-9 聚二甲基硅氧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皮肤调理剂
10 异十二烷 溶剂
11 二氧化钛 紫外吸收剂
硬脂酸
氧化铝
12 水 皮肤调理剂
丁二醇
苯氧乙醇
藻酸钠
阿拉伯胶树(ACACIA SENEGAL)胶
丝氨酸
13 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乙烯基二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硅倍半氧烷交联聚合物 粘度增加剂
14 CI 77492 着色剂
肉豆蔻酰谷氨酸钠
氢氧化铝
15 聚二甲基硅氧烷醇/甲基硅烷醇/硅酸酯交联聚合物 乳浊剂
16 云母(CI 77019) 着色剂
氢氧化铝
聚二甲基硅氧烷
17 CI 77491 着色剂
肉豆蔻酰谷氨酸钠
氢氧化铝
18 苯氧乙醇 防腐剂
19 水 皮肤调理剂
欧锦葵(MALVA SYLVESTRIS)提取物
苯氧乙醇
20 水 皮肤调理剂
丁二醇
苯氧乙醇
黄原胶
硬酯酸钠
缺端胶原
葡糖酸锌
透明质酸钠
氯化钠
21 VP/VA 共聚物 成膜剂
22 CI 77499 着色剂
肉豆蔻酰谷氨酸钠
氢氧化铝
23 香精 香精
24 EDTA 四钠 螯合剂
25 丁羟甲苯 抗氧化剂
粉底液和粉饼类似,都是以粉体为主,但是多了水分和油份,当然也少不了乳化剂。从这个角度来说,粉底液的致痘几率高于粉饼,越是油腻厚重的粉底液(霜),也容易阻塞毛孔。通常来讲,粉底液为了有一定的持久性,是不会加入太多的油脂的,也是为了避免花妆问题。粉底液的油脂和乳化剂比例远远低于保养品中的乳液、面霜等品类。
现今的绝大多数产品了打造更轻薄、快干的底妆,使用聚硅氧烷的比例越来越高。聚硅氧烷可以形成透气膜,而不会影响皮肤的正常出油、出汗,和致痘无关。
总结下,虽然粉底液的致痘几率高于粉饼,但是远远低于保养品。同时不要忘记底妆产品的使用量,风险永远和使用量相关。
那长痘和什么环节有关系,还是老生常谈的卸妆油、乳、霜,这类产品的油脂、乳化剂比例是最高的,同时还有皂基洁面(可以搜索我的微博和博客相关内容)。建议容易长痘皮肤使用卸妆水来清除面部彩妆,要使用非皂基洁面做二次清洁。妆容特别浓的时候,才考虑使用卸妆油,同时注意使用温水乳化。
如果你不用卸妆油和皂类洁面,还是不停的长痘,应该考虑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