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岭村及阳台山部分文物古迹
标签:
周家坟管家岭古寺庙遗址阳台山响墙茶棚朝阳院及朝阳院茶棚圣琼佩斯故居 |
管家岭村及阳台山部分文物古迹
周家坟:这一段文章,参照了岳升阳老师的“北京文博 阳台山下周家坟”一文。
在海淀区苏家坨镇的阳台山脚下,分布着多座规模巨大的墙圈,从航空照片上看,至少有5个,其中4个为前方后圆形,一个为长方形。墙圈皆坐西朝东。从墙圈的形状和分布特征看,它们具有家族墓葬的形制,应属于同一家族。其中位于徐各庄旁的墙圈名称给我们透露出一线信息,人们称它为“周家坟”,有可能是明孝肃周太后的家族墓。从分布上看,位于北安河第47中学的大墙圈应是墓区中的主坟。该处墙圈不但位于整个墓区的中间,而且规模最大。47中大墙圈南约2里处,是位于徐各庄村北的周家坟(位于大觉寺路与那条大西山旅游路交叉口的东北角),这是院内圆心处新建的二层建筑,是第二处。在徐各庄周家坟西北,小山脚下铁道所经之地,还有一座前方后圆形的墙圈,当地称为“小工”,是第三处(这一处很不明显,我在现场未能看清,放上一张地形图,西侧半圆形的围墙已被铁路破坏)。在47中大墙圈西北约二里处,是管家岭的两处墙圈,它们位于管家岭村东南,均为坐西朝东的,由东西两处墙圈组成,保存较完整(西面的一处前方后圆形,当地居民称为“大墙圈”,这是“大墙圈”的东北角及北围墙。东面的一处为长方形,当地居民称为“正围”,这是“正围”的西南角及北围墙)。


.

.



.


另外,在管家岭村西,那条防火道的东侧,有圣琼佩斯故居(为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当地人称“外国地”,原称“桃源观”),关于这处遗址,网上的文章并不多,且都不是很明确。我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大概是:这里原为桃源观,上世纪初,法国作家圣-琼·佩斯曾在这里居住并创作长诗《阿纳巴斯》(一译《远征》),196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房子解放后一直有村民在住,到了80年代,一场火烧毁了,后来就荒废了。2006年北京史地民俗学会来到西山管家岭村边高墙遗址调查,经实地查看,这处遗址与对桃源观描述极为吻合,大家一致确定此处即是圣琼佩斯当年创作地的桃源观。目前这里遗址尚存,遗址东面的沥青路旁,有一巨石刻“桃源”二字,遗址西面水泥防火道的上面,已建成了龙潭谷景区(有一座小水库),遗址南侧的小山上已建成了中法友谊亭。





从阳台山自然风景区正门进门,有贾庆林题写的“妙峰古道”刻石。刻石的右侧即可走上古香道,这就是妙峰山香道的中北道遗址(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前行约300米,有响墙茶棚(响褔观茶棚,在路右),是妙峰古香道中北道上的第一道茶棚(北安河村内的清福观为古香道平原区的最后一道茶棚,这里为进山后的第一道茶棚,有光绪年间的石碑两块)。由此向上,经过大水涧(路右)、痴石(路左)、骆驼石(路左),穿过水泥防火道继续向上,到达朝阳院茶棚(路左),是妙峰古香道中北道上的第二道茶棚。很多人都认为这里就是朝阳院。其实,朝阳院茶棚与朝阳院是两处不同的古迹,朝阳院位于茶棚西北侧约100米之处的山坳中。主院院落的围墙仍存,可以看出院落原来的范围,只是里面的建筑已经尽毁了。近几年在原址复建了一座石塔。
再向上,即到达金仙庵(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又名金仙庵),这里可以打泉水。寺前有一片银杏树林,这就是中法大学第三农林试验场种植的,寺院西侧的山崖石上书“公孙林”三字,为吴敬恒在民国乙亥(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所题。
这里分别有坐西朝东及座南朝北两组建筑群,个人认可“《海淀史志》妙峰山古香道中北道漫考”一文中的观点:坐西朝东的建筑群,既为金仙庵亦为金山寺(不同时期的名称不同);坐北朝南的建筑群,则是后来古香道繁盛时期,在此增建的为香客服务的茶棚(原已废毁,现已复建一新),因此地名为金仙庵而称为金仙庵茶棚。《妙峰香道考察记》认为坐西朝东是金仙寺;坐北朝南的是金仙庵,我认为不妥。

.





.

.





.
由座北朝南的茶棚的西侧,有古道继续向上,走一段有善来金阶刻石(路右),继续向上,在一个转弯的岔口,有瞻云妙刻石(路右),这里是阳台山自然风景区的边界,继续向上就不属于风景区了,但铺石古道依然可以走通,可一直通向岭脊处的妙儿洼观景平台、涧沟村及妙峰山金顶娘娘庙。



打水处坐西朝东那片建筑的北侧,有铺石古道向西上山,南侧的围墙西侧即为“公孙林”刻石。再上行约200米的路南侧坡上,有金山塔坟(为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原称悟璋和尚塔),建于清代,为覆钵式砖石结构塔。高约15米(我看到许多文章认为高约20米,我认为不妥),塔座为方形石质须弥座,四周雕花,塔座上方为八角形平台,由平台向内收圆,再以绿色琉璃瓦的仰莲承托塔身。塔身为砖砌覆钵体,塔身上方承托十三重相轮,塔顶为汉白玉宝盖,宝盖边缘铭刻“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字样。塔的独特之处在于:塔座与塔身之间的绿色琉璃瓦仰莲与周边树木相映争辉。



如果先看管家岭村的大墙圈及圣琼佩斯故居、龙潭谷景区、管家岭古寺庙遗址及中法友谊亭,可以直接向南,走水泥防火道,从朝阳院茶棚附近的阳台山西门进入景区,到达金仙庵打水处。
在北安河村西面的阳台山老年公寓院内,还有一段古道遗存,我已在“北安河村及鹫峰部分文物古迹”一文中写出。
我曾在以前的“妙峰香道(中北道)穿越完全攻略”一文中,写过妙峰香道(中北道),这篇文章又写了,其区别在于:那篇文章是从穿越的角度;这篇是从寻幽访古的角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