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蒲

标签:
香蒲水烛蒲黄猫尾草 |
分类: 植物 |
小时候还是不够调皮,田间水边去的少,第一次知道“香蒲”这种植物,竟然是在玩“植物大战僵尸”的时候。小猫香蒲设计得极为可爱,可以往任何方向喷出子弹。查资料,才知道了这么个小东西原来叫“香蒲”,也叫水烛、猫尾草。专门注意了,发现原来我们周围有很多。看到实物后,越发喜欢得紧。新长的小果子黄绿色的,毛茸茸,摸上去软绵绵,手感极好。总是让人想起串烤的香肠。5月就开始有了,更早的花没有注意过,小果子一直挂在枝头上,一直到8月,才终于成熟。成熟后会自己绽开,白色的种子爆炸出来,飞得到处都是,游戏里的香蒲会到处喷射子弹,还是非常有依据的。
曾经剪下香蒲做插花,结果没过久它就爆炸了,飘得到处都是。
自然状态下的成熟香蒲
这里一定要插一个小香蒲的图片,太可爱了。
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
起源于中国,属于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须根、一般株高1.5~2.5米,地上茎直立,粗壮,叶片细长,5-8月为花果期。
香蒲也叫:东方香蒲、猫尾草、蒲菜、水蜡烛、水烛。有时候还会叫蒲黄和蒲草。
这里要像小时候写植物作文一样了:
“香蒲浑身都是宝”。(笑CRY…)
比如说香蒲可以吃,是一种野生蔬菜,其假茎白嫩部分(蒲菜)和地下匍匐茎尖端的幼嫩部分(草芽)可以食用,味道清爽可口;雌花就是那个果子可以当作“蒲绒“,用来填充枕头;花序可作切花或干花;它的叶片可以用来编织蒲包及蒲席;茎叶纤维还可造纸。
这里不得不赞中华民族的大智慧,真是物尽其用啊!
其实现在香蒲更多的是用来作为湿生景观,成丛、成片生长,非常野趣。香蒲植物根系发达,还可以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土壤的发育和熟化,提高了土壤肥力;与水葱搭配还有利于净化水质。也所以现在的湿地公园能更多地见到这种有意思的植物了。
香蒲还分好几个品种,拍到过的便有长苞香蒲、小香蒲等,粗细大小不同,都是极为可爱!
细长的这个品种
在云南的早春2月,田里油菜花正开,去年的香蒲被火烧后依然屹立。
这是在辰山植物园拍到的小香蒲,顶端的小球球,太好玩了。
话说因为香蒲是中国传统植物,一定有诗人写过,特地查了一下,果然有不少。
宋代的任希夷在《重五日出都门诗》香蒲成熟绽开后白色的种子比作了两鬓斑白。
"客路逢重五,吾年已半百。颜羞彩楼红,鬓与香蒲白。“
宋朝作者张榘在《沁园春·绿野归来》里比较潇洒,把香蒲剪下做插花、庆祝生日了。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 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
前些天正是端午,艾草香蒲也正是季节。
元朝的张野有篇《木兰花慢 端午发松江》
恨无情画舸,载离思,各西东。正佳节惊心,故人回首,应念匆匆。殷勤彩丝系臂,问如何、不系片帆风。醉里阳关历历,望中烟树蒙蒙。驿亭榴火照尘容。依约舞裙红。纵旋采香蒲,自斟芳酒,酒薄愁浓。功名事,浑几许,甚半生、长在别离中。不似东来潮信,日斜还过吴淞。
“采香蒲,自斟芳酒,酒薄愁浓。”愁绪满怀,很有意境。
还有这首《青玉案·蒲葵佳节初经雨》,来自宋朝的曾觌,也很有意思,写的正是梅雨时候的江南吧,有香蒲、蜀葵,还有红艳艳的石榴花。
“蒲葵佳节初经雨。正栏槛、薰风度。满泛香蒲斟醁醑。故人情厚,艳歌娇舞。总是留宾处。榴花照眼江天暮。醉里春情荡轻絮。岂止卷帘通一顾。今宵酒醒,一襟风露。梦指高唐去。”
看着那些古人笔下的植物,几百年后依旧妖娆盛开,而古人却早已不在。或许醉里梦里,能回到唐宋,和那些诗人们一起酌一壶清酒、剪一把香蒲,把酒叙愁。我看寒来暑往、花开花落,而花儿们却在千年风雨中,笑看人间你来我往,终都成了花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