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皖南秋色之  夕阳下的西递

(2014-11-02 09:43:16)
标签:

旅行游记

皖南秋色

西递

徽宅

分类: 行摄美图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夏天的时候在宏村逗留了好几天,想着差不多特色的西递,便没有去。这次却有些不想错过,看天色还早,离开宏村的水库,便径直开到了西递,距离宏村才十几公里,不算远。

 

路边农田的景色,夕阳下老牛悠闲吃草。开车旅行的好处时,路边遇到美景随时可以停车。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西递也是皖南黟县的一个村庄。作为安徽的古村落和宏村一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属于5A级景区。西递、宏村这两个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特,也保留完整。

 

据史料记载,西递的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附近龙川那个胡。。。?),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也就是著名的“徽商”。然后在家乡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门票不便宜,里面有不少民居可以看。不过拍不来室内,还是更喜欢小巷转悠,看围墙上爬满藤蔓,红色的爬山虎从门廊垂下,还有墙里探出的金黄色银杏和火红的柿子树。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村前的牌楼始建于宋朝的元祐(宋哲宗)年间。由于河水向西流经这个村庄,原来称为“西川”。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现在门口的牌楼依然伫立,而一旁的池塘秋色中却是铺满了枯焦的荷叶。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比宏村要更加气派完整。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已开发的有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应天齐艺术馆等20余处景点。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

 

虽然早已经通了自来水,宏村和西递那些当地的村民还是习惯用绕穿村子的水流来洗菜或洗衣服。于是便见到了这样的滑稽的场景,相隔两三米,上游在洗菜,下游却在刷痰盂罐。而这个下游,又成了另一处的下游。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11月中旬,不到5点,便很黄昏的感觉了。 夕阳被远山遮住了很多,西递的村落一半都已陷入了夜色中,很不好拍照,围墙上的爬山虎夕阳下更加红艳,却是美极,暮色是那样的静逸!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小巷里随处走,经过一个客栈,门口牌子写着,这里是西递的最高摄影点。付10元就可以上到楼顶。 其实拍到这样的角度也是很值了。 虽然现在什么都是商品化,我还是很开心店家可以为了这10元而开放他的屋顶,不然

我也没这样的机会可以看到整个西递的村落,或者知道了这里是最高点,却需要大费口舌还不一定放你进来。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皖南秋色之 <wbr> <wbr>夕阳下的西递

以上图片摄于2012年11月19日 安徽黟县西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