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心得 |
这学期,在领域组的带领下,我仔细阅读了《让早期理论看的见》这本书,对其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特别有感悟。现在回想一下,之前我翻看了这本书的p36-43页,关于“爱利克·埃里克森—儿童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融合意识”这一章节介绍内容,这是理论的第三个阶段的发展内容,我想到了我们为孩子营造的可信任的环境可能是基于我们成人理解的适合孩子的环境,大心理范畴下的温馨与开放,看了文中的案例《这是一个吉第》,我们的环境可能还缺少聚焦个体儿童心理的小环境,我们是否真正的跟随儿童,关注他(她)“目前”的状态和“变化”的过程呢?第一次领读,可能更多的在读和思,接下来谈一谈我对读这本书后的整体感受。
本书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理论模型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主要介绍七位理论家——让·然后皮亚杰、爱利克·埃里克森、利维·维果斯基、亚伯拉军·马斯洛、约翰·杜威、霍华德·加德纳和路易斯·德曼-斯帕克斯。这部分对每一位理论家所持的理论进行概述,为理解每个理论框架奠定基础。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了解理论,每一个理论背后都提供了一个相应的案例,随后会基于这位理论家的思想,对案例中的儿童的行为和发展做出相应的解释。
第二至第四部分,主要透过这七位理论家的眼睛来看儿童在社会性情感、认知和身体这几个领域的发展,对儿童在这三个领域的发展给予定义和诠释,社会性情感领域主要是有关儿童社交的、情感的和性格的发展,认知领域包括当儿童思考,交流和获取知识时所涉及的心理过程,身体领域包括儿童身体发展和运动技能。这些理论家并没有把儿童发展分为这三部分,但却都讲到了儿童发展的这几个领域。以一种整体的观点来看待这几个领域,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儿童发展,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领域与其他领域密切相关,并且每一个领域都会影响其他领域。
每部分都以概述一个领域开始(社会性情感、认知和身体),主要讲述这一领域的基础知识,以及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对每一个理论的讨论都按以下顺序展开,首先对这一领域的知识做简单介绍,然后提供一个真实的儿童发展案例,接下来利用这一理论来分析这个案例。案例中的儿童来自克里斯都儿童创造中心,这是一个由克里斯都和詹森·德夫林经营的家庭早教机构。这些案例述说着在这个充满思考和反思的早教中心,他们与儿童之间的友谊、冲突,协商和学习。
第五部分呈现了一个有关专业发展的故事,讲述了克瑞斯都作为一名早期教育者的成长过程。在她对早期教育理论有了深入的了解后,能更好地帮助儿童学习。
本书为理解和实施儿童发展理论提供了一个框架,这将有利于教师学习、观察和反思儿童的行为。同时,有助于教师理解儿童的社会性、情感、认知和身体发展,促使真实的、支持性的课堂实践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