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点评《小窗幽记文化 |
夏红光点评《小窗幽记》(11)
小窗幽记.卷一.集醒
54,一间屋,六尺地,虽没庄严,却也精致;蒲作团,衣作被,日里可坐,夜间可睡;灯一盏,香一炷,石磬数声,木鱼几击;龛常关,门常闭,好人放来,恶人回避;发不除,荤不忌,道人心肠,儒者服制;不贪名,不图利,了清静缘,作解脱计;无挂碍,无拘系,闲便入来,忙便出去;省闲非,省闲气,也不游方,也不避世;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佛何人,佛何处?此即上乘,此即三昧。日复日,岁复岁,毕我这生,任他后裔。
译文:一间小屋,六尺地方,虽然没有佛堂的庄严,却也很精致。蒲草做成垫子,衣服当作被子,白天可以坐,晚上可以睡。一盏灯,一柱香,石磬响数声,木鱼敲几下。佛龛常关,家门常闭,把好人放进来,对恶人闭门回避。头发不除,荤腥不忌,有道士的心肠,穿儒士的衣服。不贪名声,不图功利,清净内心了断尘缘,做解脱的打算。没有牵挂,没有约束,闲时便沉浸期内,忙时便走出其中。省去了闲时平生的是非,省去闲时多余的脾气,也不四处化缘,也不用回避尘世。在家里即是出家,在尘世也便是出离尘世。佛是何人?佛在何处?这就是最高境界的信仰,这就是真正地去除了杂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此这般地度过我这一生,不管他后辈怎么样。
我评:明末天灾人祸不断,战乱不断,为躲避乱局而保命,很多人选择信佛念经。而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也加入信佛念经之列。他描绘了信佛念经的理想场所:房内的陈设,简单干净,意境幽远。追求佛学中理念:“不贪名,不图利,了清静缘,作解脱计;无挂碍,无拘系,闲便入来,忙便出去;省闲非,省闲气,也不游方,也不避世;在家出家,在世出世,佛何人,佛何处?此即上乘。”2022.2.22.8:45
55,招客留宾,为欢可喜,未断尘世之扳援;浇花种树,嗜好虽清,亦是道人之魔障。
译文:招呼、款待宾客,虽然大家十分欢乐,却是无法了断尘情的攀缘。喜欢浇浇花,种种树,这种嗜好虽然十分清雅,但也是修道的障碍。
我评:不能有俗人的宾客宴请的欢乐,否则就是离不开红尘琐事;不能保有养花种木的雅兴,否则就算偏离修道。这就是修道之法。2022.8.1.21:55.
56,人常想病时,则尘心便减;人常想死时,则道今自生。
译文:人常常想到得病时候,那么入世竟争的尘心便会减少;人常常想到死亡的时候,修道的静心自然就会产生。
我评:没有比得重病大病让人更清醒,所以世间争斗没有哪个比健康更重要;对死的惧怕,人人都有,所以活着比什么都重要。2022.2.22.9:08.
57,铄金玷玉,从来不乏乎谗人;洗垢索瘢,尤好求多于佳士。止作秋风过耳,何妨尺雾障天。
译文:诽谤诋毁他人,自古以来从来就不缺少进谗言的人;洗去污秽后仍然索寻瘢痕,过分挑剔,尤其喜欢对那些佳士吹毛求疵。就当是秋风吹过耳朵,不要在意,要知道一尺的雾怎么能够遮住整个天呢?
我评:世间诽谤诋毁他人的事太多,为什么?因为他的能力比我强;所成就的功劳比我多,方方面面我比他弱,怎么战胜他?诽谤是摧毁能人的常用计谋,那么我就拿起诽谤对付他。诽谤他、诋毁他,偷窃他人的大功大名被我占有。生活中靠诽谤他人上位的不少,远有赵高,近有康生,他们荣华富贵、无限风光;当然,乌云遮不住太阳,终究会一败涂地。2022.1.6.2022.5.23.22:15.
58,真放肆不在饮酒高歌,假矜持偏于大庭卖弄;看明世事透,自然不重功名;认得当下真,是以常寻乐地。
译文:真正地放肆,并不一定要在饮酒时狂歌;虚假的庄重在大庭广众间看来既做作又不自然。看透了世事,自然不会过于重视功名;认得清当下的真相,所以才常常寻到欢乐之地。
我评:不要在大家饮酒时真正放肆一回,不要在大庭广众中伪装矜持一时。做人把功名看淡看轻点,欢乐自然就会多一点。2022.1.6.2022.5.23.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