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投资家的20年

(2018-03-16 21:26:43)
标签:

财经

杂谈

股票

分类: 投资理念

《一个投资家的20年》,杨天南作品。网络证券投资大v写的书。

自己可能受休谟怀疑论影响太深,对国内证券投资大v抱有谨慎态度。很少关注大v,也基本不读国内热门大咖写的投资书籍和文章。(近两年读过邱国鹭、水晶苍蝇拍的书,相对不错,但总体数量不多)网络大咖写书或发布文章,走向大致有几种:版费、私募、付费阅读/问答、指导操作、代客理财、普渡众生。最后一种,是少之又少,遇到是运气。杨天南,呵呵,最后私募了。

07年刚开始接触投资的时候,在图书馆疯狂的读国内三流书籍(不下于50本),有量价的、数浪的、斗庄的、擒牛的、图形的、指标的、量化的等等。每每读过之后,信心爆棚,以为从此掌握了屠龙绝技,但是实践验证,然后,然并卵。依稀还记得什么花荣、青泽、伍朝晖之类。唯一有点印象的《十年一梦》,后来读到美国利物摩尔《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大跌眼镜,剧情和桥段大部分一致啊。

杨天南这本书,唯一打动自己的是书里面的一个公开股票组合,从07年开始,15年止,利润大约6倍。由于是公开透明操作,可信度还是挺高的。现在雪球上有很多公开组合可以参考,不过有高人说,还是可以造假的。撇开水平不论(水平其实挺高的,佩服,至少是前辈,想想07年自己还是小白一个),撇开动机不论(造势卖私募产品?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呵呵)单是维护一个组合8年时间,这份毅力和执行力就值得尊重。

书的格局很简单,由大约100篇投资感想汇集成册。每篇感想先是谈市场形势,谈一些投资理念,穿插谈一些情怀和风月,然后谈一下操作依据,最后是公布组合持股、仓位、买卖、盈亏情况。

粗略分析组合的成功因素,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跨市场操作。组合横跨加拿大、美国、香港、国内。作者主战场在A股和港股,以及外国的中概股,这是邓普顿爵士的风格。好处是东边不亮西边亮,可以有效分散单一市场的系统风险。以后好好学习这一点,个人下一步至少要把眼光扩大到港股吧。毕竟,眼光越宽,舞台越大,机会越多。

二、长持满仓持有相对低估、优秀的公司股票。在低估分散不深研、股债平衡被动择时的格氏风格,与重仓集中持有优秀公司股票穿越牛熊的巴芒风格之间,作者显然是走巴菲特和芒格的路子。至于两派风格那个更好?仁者见仁吧。个人觉得格氏适合业余小散,巴氏适合专业人士。自己偏格氏,一句话,胆子小,怀疑论,不敢轻易满仓梭哈,为自己的无知上保险。

三、能够很好利用杠杆这把双刃剑。这个组合长期带杠杆操作,尤其是08年底部的时候,杠杆挺重的。关于加杠杆,只能说艺高人胆大吧。由于有了杠杆,组合攻击型特别强。当然,情况不好的时候,回撤也很大。刚开始一年,组合最高150万,后来在股灾中跌倒70万左右。吓死宝宝了,宝宝胆子小。

四、理念一致、知行合一。作者数年操作,没有朝三暮四,这应该是最值得学习的吧。组合八年,可以看得出杨天南基本投资理念是一致的,即使行情不好的时候也没有怀疑过。这是一个成功投资人的必备素质。很多人,可能就在大跌中怀疑人生,在大涨中忘乎所以,投资理念和风格经常变化,最后左右挨耳光,独留一地鸡毛。

所谓开卷有益,自己能够学到的是第一、第四个特征。第二、第三与个人风格、性情不合。从前辈那里能够学到只言片语或者一招半式,就应该要感恩了。作为巴菲特的粉丝,杨翻译过《巴菲特之道》,书翻译不错,毕竟是海归。这本书没有虚头巴脑的东西,总体上是值得一读的。当然,自己先得有些投资经验,分析其组合,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否则,容易把这本书当成是一本流水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