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公式化交易系统研究—分散(组合数量)

(2014-09-03 09:00:02)
标签:

转载

2014-01-28

公式化交易系统原则:分批、分散、低估、不深研

"组合"研究:多少只股票的组合算作分散?

问题:"多少只股票的投资组合"是最佳的?是不是越多越好?

结论:

选"投资组合数量"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分散风险(即越多越好),否则可选的股票不足,导致仓位很低,结果就是总收益率也很低。

同样,"投资组合数量"也不能太小,当组合数<5只,即非常集中的时候,收益率和净利率变化规律性不明显,偶然性的因素就非常大,不能体现概率特征。

从当前的历史回溯看,当其它条件已经固定,组合数=20只的时候,18年可以获取53倍收益(年化25%),相对最佳。

 

下次将详细分析"分批(交易频率)"变量

 

---------------------------------------------------------------------------------------------------------------------------------

研究方法: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公式化交易系统",固定其它参数,只把"投资组合的股票数量"作为变量,通过18年的历史回溯来分析"最佳的组合数"

"公式化交易系统"简述:按照PE_TTM排序,选择N只PE_TTM<=15倍的股票,年初买入,年末卖出,考虑交易税费。(后面有详细的描述)

 

结果分析:

  • 随着"组合数"的不断提高,收益率有高有低,也不是一个线性关系
  • 组合数=100只股票,非常分散,但是收益率是倒数第二,由此可知,并不是越分散收益率越高(因为100只组合的"买入数量仓位"只有47%,仓位不足,资金利用率不够)。
  • 当组合数<5只,即非常集中的时候,收益率和净利率变化规律性不明显,偶然性的因素就非常大,不能体现概率特征
  • 从"交易净利率"指标看,组合数越大即越分散,交易净利率就越大,符合预期。
  • 从"选股胜率"指标看,组合数越大即越分散,胜率也就越大,比较符合预期。
  • 从"仓位"的指标看,组合数越大即越分散,当选股条件要求较高,可选的股票就会不足,所以对应的"买入数量仓位"和"资产周转率"都会下降,也因此导致收益率下降。

 

  1. 根据交易系统进行历史回溯,分析在不同的"组合数"的收益率表现

    ***收益***

交易系统

年复合收益率

累计收益率(倍)

交易净利率

年度胜率

选股胜率

组合=1只

17%

15

7.4%

72%

71%

组合=3只

26%

67

15.4%

56%

65%

组合=5只

21%

29

13.0%

56%

55%

组合=10只

25%

52

16.3%

56%

58%

组合=20只

25%

53

19.0%

56%

63%

组合=30只

24%

44

19.0%

50%

63%

组合=50只

23%

40

19.1%

50%

63%

组合=100只

21%

32

21.1%

56%

66%

 

 

***仓位、税费***

交易系统

买入数量仓位

资产周转率

盈利费率

   

组合=1只

94%

208

3.93%

   

组合=3只

85%

437

1.85%

   

组合=5只

82%

222

2.21%

   

组合=10只

77%

319

1.74%

   

组合=20只

68%

280

1.48%

   

组合=30只

62%

233

1.48%

   

组合=50只

55%

210

1.47%

   

组合=100只

47%

152

1.36%

   

 

 

注:更详细的统计数据将会上传到QQ群,做进一步研究讨论

 

  1. 公式化交易系统描述

研究对象

投资组合的数量=N只股票

选股

条件:(PE_TTM > 0) AND (PE_TTM <= 15倍)

排序:滚动市盈率(PE_TTM),从小到大

范围:A股

1996年1月使用1995年12月末的PE_TTM来选股

组合

股票数量 = N只;

组合中的每一份,投入资金相同;

买入

有可选的股票 + 有资金:每种可选股票买入1份;

没有可选的股票 + 有资金:保持现金;

1996年1月使用1995年12月末的收盘价买入;

卖出

当股票持有时间 = 1年,卖出该股;

1996年12月使用1996年12月末的收盘价卖出;

 

备注说明

  • PE_TTM的净利润:1996年1月的值=从1995年Q3季报开始前12个月净利润;
  • PE_TTM的净利润不区分是否营业性收入(例如: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
  • PE_TTM的收盘价:1996年1月的值=1995年12月末的收盘价;
  • 统计区间=18年(1996年~2013年)

可能的误差(不影响统计结果)

  • 在年初开盘,计划买入的股票高开,无法以上年末(或上月末)的收盘价买入;
  • 在年初开盘,计划买入的股票停牌,无法买入

 

  1. 分析和评价交易系统的指标计算公式

 

  • 年复合收益率CAGR=pow(累计收益率 + 1, 1/N年) - 1
  • 累计收益率(倍)= (期末资产 / 期初资产) - 1
  • 净利率 = (期末资产 – 期初资产) / (累计卖出金额 + 年末持仓市值 )
  • 年度胜率 = 盈利年数 / 投资年数
  • 选股胜率 = 卖出盈利的股票数量 / 卖出的股票数量
  • 买入数量仓位 = 买入股票数量 / 最大可买的股票数量
  • 资产周转率 = 资产利用率 = (累计卖出金额 + 年末持仓市值 ) / 期初资产
  • 盈利费率 = 交易税费 / 净利润 = (买入税费 + 卖出税费) / 净利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