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看,少动,做个笨拙的投资者。

(2014-07-18 17:12:09)
标签:

股票

财经

分类: 投资理念

巴菲特曾表达过如此想法,如果一个人一生中只允许做十二次交易,那么这个人的投资业绩将不会很差,甚至会很卓越。原因很简单,因为交易机会少,所以就会显得弥足珍贵,每次交易都会受到慎重对待,轻率的决策将会很少,这样,正确的投资决策概率就提高了,这是其一。另外,交易机会少,这样将使得每一笔交易的周期都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所谓长线是金,短线是银是也,西格尔教授对长线投资的优势论述得相当清楚,这是其二。

卡曼拉表明过他的秘诀之一就是:长期保持可观仓位的现金。不到重大机会,也就是遍地是黄金的时候,他的现金是不会杀进股市的。许多人认为持有现金是一种浪费,不但一点利息也没有,甚至会有一种踏空的可能性。可在卡曼拉看来,现金就是一种看涨期权,其机会成本是相对低的。遇到重大机会,用现金买到打折筹码,所获得利润将会一举弥补利息损失。在这里,长期保持现金,那就是什么都不做,任由市场先生上下奔奔跳跳,笑看股市风起云涌。

不管是巴菲特和卡曼拉,都强调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在证券市场里不要轻易动手,只有在大机会的时候才出手。一笔重大机会将盖过许多小机会的利润。这中间,需要极其大的定力和克制的功夫,没有严格的执行力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有个网络段子曾说,按小时结账的人是钟点工,按天结算的是临时工,按月结算的是工薪族,按年结算的是经理,按十年结算的,显然就是投资家或老板了。这个段子一方面说明投资的眼光要放长远,眼光决定身份和考虑问题的方式,另一方面说明一个人的格局越大,获得的回报也就越大。

曾经,买卖股票的时候喜欢计较一两分钱的差异,每天要看看账户资产的几个点的涨跌,为一个公司某一季度的盈利水平的下降而心惊胆跳,当一个股票涨了一二十个点就有落袋为安的冲动。其实,在一个五年到十年的周期内,只要你十分肯定这个公司还将继续存在,保持合理的盈利状态是大概率事件,就会发现上述这些波动只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根本没必要过于担心。巴菲特曾说“一只股票,如果不想拥有它十年,那么就一分钟也不要持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在一个十年的跨度内,肯定不会因为一直股票赚50%就跑,至少得翻倍吧;不会因为一只股票跌了10%左右就忙着要抄底,至少要得打五折吧;不会因为错过一股票就是踏空了,十年内一定会有其它合适的股票再次出现吧。这意味着,多数时候我们是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紧跟心仪股票的经营数据,同时要牢牢的捆住自己的双手,不能轻举妄动,为蝇头小利而进进出出。

证券市场百忍成金,深以为然。很多时候,我们什么都不做可能是件好事。当然,这指的是手不动,脑子动。古话说,智者举重若轻,那么愚人则就是举轻若重了。大方向正确了,投资效果应当不会太差,这是因为战略高于战术。毛没林那么会打仗,但其战略高瞻远瞩,不妨碍他做林的统帅。多看、少动显然是一种战略而非战术,交易次数很少,总体投资效果并不一定差,即使看起来好像什么都没做、很懒的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