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守株待兔”式投资(续)

(2014-02-23 12:49:08)
标签:

财经

股票

分类: 投资理念

关于上篇“守株待兔”式投资模式要点在于:苛刻选股条件,可做到大熊市买,不轻易卖。买了之后的资金要专注债券投资,谋求低收益增长。这种模式还要明确怎么买?怎么卖,一次买卖多少?这些是仓位配置的问题。

仓位总原则:依据格雷厄姆的动态平衡仓位配置,如果设定常规股债比例为55,极端条件下股票仓位可最高达75%,最低达25%,那么正常条件下,也就是说,大部分时间里股票占总资金的一半左右。

首先是怎样卖?如何判断大牛市?目前思路还不是很清晰。底线是:所持股至少要50%以上的利润方可以卖出。名博“佐罗投资札记”给出一条卖出标准,比较具有可操作性。即三步卖出,分别是足利卖,高估卖,基本面坏卖。投入的资金可以分为三批:先头侦查部队(小仓位),主力部队(重仓),断后部队(轻仓)。足利卖就是达到最低心理价位卖,可以把卖价设低一点,比如盈利30%,卖出少部分仓位(比如总资金的10-15%),侦查部队撤出再说,这样可以落袋为安,锁定部分利润,心理踏实。高估卖,是股价远超自己设定估值标准,比如150-200%等等,可以卖出大部分(比如总资金的35-45%),这是主力部队撤出。最后一部分是断后部队(比如总资金的20-25%),长期持有,充分享受优质公司成长。这部分仓位应当是超越牛熊的。有利之处在于优质公司可能涨得超乎你的想象,如果全部卖掉,势必要忍受无穷尽的踏空心理煎熬,弊端在于,在熊市中可能要丢失大部分既得利润,忍受坐多轮过山车的煎熬。为何这样做?在于我们小散没法准确把握优质公司的成长,这是两害相比取其轻的选择,因为这部分仓位最坏是本金损失殆尽,但有可能获得多倍于本金的利润。

其次是如何买入。情况会复杂一些,需要考虑股票总仓位量和每只股票最大仓位。也就是说分散持股,分批买入。

(一)股票达到50%仓位情况下,遇到一个新的符合条件的股票,怎么买入?如果设定最大持股数量不超过5支,则一个股票在理论上最大仓位不应该超过总资金的15%,这样,可先买入5%仓位的股票,分三档买入,每档间隔为10%左右,这个要根据自己喜好而定,越跌越买,直到最大仓位15%。剩余资金投资债券或货币基金。

(二)股票达到最大仓位75%,又遇到一个符合条件的股票怎么办?这个时候要对所持股票作优化选择,假设新入选的股票比所持某个股票性价比更高,则应卖出性价比较低的股票,换入这个性价比较高的股票,否则,持股不动。

(三)股票仓位为0%,也就是新开的账户其资金如何调配?这要考虑三种情况。一是股价普遍低估的时期(熊市),一个是股价合理,不低估也不高估(猴市),再就是股价普遍高估(牛市)。

熊市新开账户,幸运!有比较多符合条件的股票,可谓遍地是黄金。新开资金第一批应该足量买入仓位50%,留25%仓位机动,应对进一步下跌的可能,买入步骤遵照(一)。剩余资金投资债券或货币基金。

猴市新开账户,可能有少量符合条件的股票,或者是没有符合条件的股票。第一批资金买入符合条件的股票或相对低估的股票,最少要达到25%仓位,留10-15%以下仓位作为机动(投机仓位),应对进一步下跌的可能,买入步骤依据(一),不过每档买入价格间隔要大,比如20%左右。为何?因为根据仓位总原则,股票最低仓位要保持25%,这部分仓位是穿透牛熊的,所以不应择时,而是随时买入。股票总仓位控制在35-40%以下,剩余资金投资债券或货币基金,直到下一个符合条件的股票出现。

牛市新开账户,没有符合条件的股票。买还是不买?不买的话股市还可能继续大幅上扬,买的话,很有可能大幅下跌。前面已经提到,股最低配置应为25%,怎么办?依据保本基金的配置方案,股债配置为2:8左右。权衡利弊后,还是应该买入相对低估的股票,第一批足量买入仓位20%,留5%作为机动。股票总仓位应该控制在25%以下,剩余资金投资债券或货币基金,耐心等待下一个符合条件的股票出现。

一个操作模式应该包含:选股标准,仓位控制,分散原则和心理控制等等。“守株待兔”模式应该包含了选股标准,仓位控制和分散原则这些大的策略,关于心理控制和投资纪律可参考金融行为学相关的论述,博文“几个心理误区(投资)”对此有一点点介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