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读孟子·卷四公孙丑下·第九章

(2018-01-21 02:59:07)
标签:

杂谈

第九章

燕人畔1。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陈贾2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

王曰:“恶,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3,管叔以殷畔4。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

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

曰:“然。”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曰:“不知也。”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注释】

       1畔:通“叛”。齐国吞并燕国后,燕国人立太子平为王,这就是燕昭王。燕昭王不肯归附齐国。

       2陈贾:齐国大夫。

       3周公使管叔监殷:武王伐纣后,立纣王儿子治理商,派管叔、蔡叔监督。

       4管叔以殷畔:武王死后,周公执政,管叔与纣王儿子武庚联合叛乱,周公带兵平定。

【细读】

过而能改是君子

当燕国不肯接受齐国而起兵反抗的时候,齐宣王认识到孟子以前建议的正确性,感觉愧对孟子。而他的大臣陈贾为其开脱,并举出西周初年周公时管蔡之乱来说明圣人也有错误。当他用这套说辞来说服孟子的时候,遭到孟子的反驳。孟子没有回避周公的错误,其实这件事不是周公之错,但孟子没有替周公辩解,而是从能够改正错误的角度来解释,实际便将话题引向文过饰非方面来。而这才是孟子真正的用意。“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古代的君子,错了就马上改正。现在的君子,错了也顺着来。古代的君子,犯了错误,就好像日食和月食一样,老百姓都能看到,等到他们改正错误,老百姓都仰视观望。如今的君子,哪里仅仅是继续将错就错,而且还要编造理由文过饰非。最后一句斩钉截铁,是批评齐国大臣,更直接的是批评陈贾。并以周公为例,间接批评了齐王不能抓住历史机遇推行仁政的错误。其实,过错是难免的,因此有错误不失为君子,有过错不改正的才一定是小人。康有为说:“此恶人主有错,而人臣以逢君而解释之。”可谓一针见血,非常精到深刻。

yer .mini_��]$���~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