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读孟子·卷四公孙丑下·第四章

(2018-01-17 21:20:08)
标签:

杂谈

第四章

孟子之平陆1,谓其大夫2曰:“子之持戟之士3,一日而三失伍4,则去之否乎5?”

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

曰:“此非距心6之所得为也。”

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

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注释】

       1平陆:齐国边境邑名。故城在今山东汶上北。

       2大夫:地方长官也可以称大夫。

       3持戟之士:指战士。戟:一种兵器。

       4失伍:落伍,掉队或者擅自离岗。

       5去之:开除。

       6距心:即平陆长官名字。

【细读】

委婉问责齐王

孟子进入齐国边境看到百姓流离失所,进入平陆邑时,运用比喻手法委婉批评地方官不作为,不能赈济受到灾害的百姓,致使百姓羸弱者死亡而年轻力壮者背井离乡。地方官开始还推脱责任而最后承认自己的过错。当孟子见到齐王时便讲述这件事并赞成平陆长官孔距心知道自己失职,实际也是委婉批评齐王不能关怀百姓救助困穷。齐王立即承认“此则寡人之罪也”。时刻关怀百姓生活,这是孔子和孟子以及儒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章便体现孟子敢于问责的精神,先是问责地方官员,然后问责齐国的国君。百姓生活状况便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政治好坏的标尺,一看就清楚。儒家思想的精华便是关怀民生关注现实,不是空中楼阁式的空洞理论。

��疚�`p�.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