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23薄
贺铸
淡妆多态,更的的、频回眄睐。便认得琴心先许,欲绾合欢双带。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暗解。
【译文】
她素妆淡雅,风情多态。那双明如秋波般的眼神,又频频向我飞来。从她的琴声中我听出了个中情怀,知道她暗中以心相许,想要和我结上合欢的双带。记得那次来到画堂,和风明月幽静清凉。她深情地微皱蛾眉,浅露笑靥,那娇柔可人的模样,真让人喜断心肠。我们双双来到睡鸭形的香炉旁,屏风上画着双宿双飞的鸳鸯。在这温馨绮艳的帷幄里,她娇羞地偷偷解开罗裳。
【注释】
[薄幸]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六字。
【评析】
本词抒写男主人公对一位与自己曾经有过幽会欢爱情事之女深深怀念渴盼之情。上片写与女子一见钟情并终偕鸾凤的经过,在叙事中抒情。下片写自从那次欢爱后再也无法见到佳人的苦闷与忧伤,在抒情中叙事。上片追叙前欢,由目成、心
许、逢迎,到鸾屏幽会,笔势也一气而下,忧伤失望之情也达到最高潮。由欢爱的巅峰跌落到相思失望的最底谷,在对比中突出怀人忧伤的主旨,抒情效果甚佳。
本词最本质的方面当然是抒情,但与其他词作不同的是,其他作品多以景抒情,情景交融。而本词则以叙事为主,上片中便有几个小情节。开头两句写美人眉目传情,这种情感传递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心领神会,接着再以琴声传情,二人通过琴声达到心灵上的默契与沟通。于是二人成约,在画堂中幽会,“风月”既有环境描写之功用,也暗示出女子很有风情。最后点明在优美的环境中寻欢作爱。感情发生的经过和步骤交待得都很清楚。那位佳人一旦钟情才子,便目挑、心许、幽会,
乃自“把香罗暗解”,表现出追求爱情幸福的大胆与热烈。下片前两句包含内容较多,时间跨度也很大,需稍加解释。封建社会,尤其是唐宋以后,贵族女子轻易不能出门。只有一些节日中行动自由,其中尤以春天的三个节日为最,可以和男人们一样去逛街野游。这就是元宵节、挑菜、踏青。这三个节日的时间基本上是正月中,二月初、三月初。“自过了烧灯后”暗示出这对情人的幽会是在元宵节时。紧接着半个多月后就是挑菜,再过一个月就是踏青。相隔时间不算太长,但男子就难以忍耐了,连连去寻觅,也可表现出他的一往情深。寻觅不到,便托梁燕寄意,甚至于春浓、酒困、人闲、昼永等感受纷至沓来,进一步表现了他的痴情。这真是一对大胆而多情的恋人。全词“意致缠绵而笔势飞舞,方回善用虚字,其味甚永”(陈廷焯《词则·闲情集》)。
��9}�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