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192

(2016-12-21 21:16:02)
标签:

杂谈

192落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译文】

高阁上,客人们全都离去;小园里,零落的花瓣纷乱飘飞。飘飞的花瓣坠落蜿蜒曲折的小路上,高处低处都有仿佛在送落日的斜晖。看到这种凋残的景象,我心中忧伤灰颓,不忍心将她们扫起,望眼欲穿地希望她们日渐疏稀。那充满温馨气息的美妙的花心向着春光而凋零竟尽,所得到的只是能够沾惹人们的裙衣。

【注释】

[竟]尽、终。    [参差]状花落纷乱之貌。侧重在花瓣落地面积大又高低不平。    [迢递]亦状花落纷乱貌,侧重在花落在高低不同之处。    [芳心]花心,亦指看花人之心,有双关意。    [沾衣]双关。既指花瓣花心零落飘飞沾人之衣,又指惜花人观落花伤感而泪落沾衣。

【评折】

这首咏物诗写于会昌六年(846),作者正闲居永乐。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故本诗流露出幽恨怨愤之情。

诗起笔直接描写落花景象。上句叙事,下句写景。如分开看,都很平常,但联系在一起则妙不可言矣。清屈复评此诗云:“首句如彩云从空而坠,令人茫然不知所为。”(《唐诗成法》)这里的“首句”是指首联而言。落花本是自然现象,与客人来去无关。但作者却把二者连在一起,井含有因果关系,这就是“令人茫然”的地方。乍看悖理,细思入情,故有出人意表之致。花早在落,但有客在而未察觉。待客散阁空,孤独寂寞之感顿生,这才发现“小园花乱飞”。因客散方见落花,岂不真有因果关系吗?“高阁”点出诗人所在之地,故可看到满园之景致。颔联承上,具体描写落花的触目皆是。上句从平面之广来写落花到处都有,下句从立体空间来写落花高低尽是,写足“小园花乱飞”的意象。“斜晖”点出时间,与“客竟去”相呼应。夕阳西下,鲜花飘零,使整个画面笼罩在沉郁黯淡的色调里,透出诗人心灵深处的淡淡忧伤。颈联直抒惜花怜花之情,大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慨,也透露出诗人华年空逝而又无可奈何的悲哀。尾联语意双关。花朵用全部生命装点了春天,无私地奉献出一片芳心,但所得到的只是凋零残破,沾惹人衣的凄凉结局,岂不可哀。这不也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吗?他素怀壮志,却报国无门,屡遭打击,“一生襟抱未尝开”,只能低首徘徊,泪落沾衣而已。明代的钟惺评此诗云:“落花如此起,无谓而有至情。‘所得’二字苦甚。”(《唐诗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