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93凉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译文】
客人离去才发现秋水在悄然上涨,池水渐渐与栏槛平齐。蝉也停止了鸣叫,清清的露水挂满树枝。此时此刻我凝神长想反复寻思,久久倚靠在栏杆上任时间飘移。两个春天已经过去,但朝廷的消息还像北斗星那样杳然难期,托往南陵去的使者也迟迟没有送回有关的消息。在这荒凉僻远的天涯海角,我心神不定,只能频频借梦境来占卜凶和吉,甚至猜疑所要联系的对方又有新朋而忘了旧知。
【注释】
[波平槛]指池水水面与栏杆下的地面几乎相平。
【评析】
本诗写初秋夜晚的一段愁思。含蓄蕴藉,颇有神韵。
起笔突兀,耐人深思。“客去”与“波平栏”本无联系,为何要联在一起叙述呢?细细推敲,这样写恰恰能传达出诗人心理感受的微妙变化,客人在时并未注意环境的变化,待人去寂寞,才发现池水上涨,清露满枝。表现诗题中的“凉”。构思上与《落花》的首联“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同一机杼,同样精采。颔联由凉转思,写客去后在凉夜中长期伫立凝思的情态。紧扣诗题中的“凉思”二字。后半首转写思的具体内容。颈联写离开朝廷很久,请托无信。尾联抒茫然迷惘之情。诗人终生不得志,在朝廷中只做过短短的两任小官,大半生都寄人篱下,漂泊异乡。由于写作背景不详,故所叙写的情事也难以确指。不过,这并不影响对本诗意境的理解和把握。此诗所表现的是向往当朝官而不得归,寻找新的出路又没有结果,托身无地,苦闷彷徨的愁思。
诗题《凉思》,语意双关,既指“思”由“凉”而生,也意味着思绪的悲凉。情思宛转有致,意境浑成。在写法上,首联用对而颔联不用对,是谓偷春格。所谓偷春,意谓梅花偷春而先开也,即把颔联应用的对仗提前到首联来。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