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词三百首译注评之63

(2016-12-11 09:00:21)
标签:

杂谈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累除中书舍入、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湖州、颍州等。元丰二年(1079)以谤新法罪入狱,贬黄州。绍圣初,又贬惠州、儋州。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诗词文赋书画俱佳。词开豪放一派,婉约词也多有佳什。著有《东坡七集》、《东坡词》。

63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天上的明月啊,你何时才把素辉洒向人间?我端起酒杯,深情地询问苍天。不知天上的宫阙,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乘风飞去,又怕那里是玉的世界,到处是晶莹的楼阁,洁白的栏杆。在那云霄的高处,难以忍受寂寞凄凉孤独和清寒,翩翩起舞只能对着自己的身影,又哪里能比得上人间。    明月高高升起,渐向西偏。皎洁的月光转过红色的楼阁,斜射花窗的窗帘,照着失眠人的脸面。明月啊,你也不应该有什么恨怨,为何偏在我离别的时候你才圆。唉,想来这也是常情,不该把你埋怨。因为人间自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缺圆,此事自古以来就难求万全。这也没有什么遗憾,只愿我们两人都能健康平安,虽然遥隔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度这怡人的夜晚。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    [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天上宫阙]指神话传说中的月宫。    [绮户]粉饰、雕花的门窗。    [婵娟]美好貌。也指美女,此处代指月亮。

【评析】

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情理俱佳,颇耐品味。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

全词以明月为线索,隐显明暗交错,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起笔突兀,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的思索。接着写欲脱离尘世而升仙境,但又恐“高处不胜寒”,表现出词人对人生的热恋。表面写仙凡之想,实质是作者出世入世思想矛盾的曲折表现。下片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全词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