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之292

(2016-11-08 10:02:47)
标签:

杂谈

292【双调·凌波仙】吊沈和甫①

钟嗣成

五言常写和陶诗①,一曲时传冠柳词②。半生书法欺颜字③。占风流④独我师,是梨园⑤南北分司。当时事,仔细思,细思量不似⑥当时。

【注释】

①和陶诗:和陶渊明的五言诗,古代文人多喜欢陶渊明五言诗而和作者,苏东坡之和陶诗甚至可以以假乱真。 ②柳词:指柳永的词,在宋元时期流传甚广。 ③颜字:颜真卿书法,被苏东坡称为唐代三绝之一。 ④风流:这里指水平高。 ⑤梨园:戏曲创作以及表演。南北分司:将南北调合成,便对于是南北调戏曲的领袖。 ⑥不似:《全元散曲》本作“不是”,今从曹本。

【译文】

       沈和甫先生经常写作唱和陶渊明的五言诗,所作的散曲能够超过当年柳三变的词。半生的书法可以欺负颜真卿的字。独领风骚只有他才我的老师,是戏剧界的领袖和导师。当时的事,仔细寻思,仔细寻思又不像是当时。

【评析】

沈和甫的事迹在钟嗣成《录鬼薄》中有记载:“沈和,字和甫,杭州人。能词翰,善谈谑。天性风流,兼明音律,以南北调合腔,自和甫始。如《潇湘八景》、《欢喜冤家》等曲,极为工巧。后居江州,近年方卒。江西称为蛮子关汉卿者是也。”可知钟嗣成编写《录鬼薄》时沈和甫刚刚去世。二人交往很深,沈和甫对于元杂剧南北腔合流贡献巨大,应该是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人物。本篇对其才能和文学贡献作了充分的肯定,表现出对沈和甫的无限敬仰和怀念之情,感情真挚深沉。

“五言常写和陶诗,一曲时传冠柳词。半生书法欺颜字”开篇三句是对沈和甫在诗词创作以及书法方面成就的高度赞美,陶渊明的五言古诗一直备受推崇,能够唱和便绝不是一般水平,柳永的词在元代更是大放异彩,而说沈和甫的词能够“冠柳词”便是最高的评价。“时”字有的版本作“能”,也通,但作“时”字更好,和前句的“常”字相呼应。“占风流独我师”这句的理解不同,我认为是钟嗣成把沈和甫尊为自己的老师,二人是否有师生关系不好说,或许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钟嗣成求教过沈和甫也未可知,即使没有师生关系,尊称前辈为师也是可以的。“是梨园南北分司”是对沈和甫在南北腔调合流方面伟大贡献的赞美,实际上对于中国戏曲史都有意义。沈和甫能够创作南北曲合腔,精通音律,词翰工巧,是当时演剧班头,乐园领袖,能够在当代就被称为“蛮子关汉卿”,可见其影响多么巨大,名扬大江南北。“当时事,仔细思,细思量不似当时”三句是缅怀和思念。当时的情景,现在仔细回忆,越回忆越不像是当时,好像就在眼前一样,仿佛故人还没有远去,就在身边一样。仔细阅读,反复吟诵这几句,便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深情。

�糊了 b��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