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钟嗣成
钟嗣成,字继先,号丑斋,大梁(今河南开封)人。久据杭州,屡试不中。顺帝时编著《录鬼薄》二卷,有至顺元年自序,载元代杂居和散曲作家小传和作品名目。散曲今存小令五十九首,套数一套。
291【南吕·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恨别
钟嗣成
风流得遇鸾凤配,恰比翼便分飞,彩云易散玻璃脆。没揣地①钗股折,厮琅地②宝镜亏,扑通地③银瓶坠。
香冷金猊④,烛暗罗帏。子剌地⑤搅断离肠,扑速地⑥淹残泪眼,吃答地⑦锁定愁眉。天高雁杳,月皎乌飞。暂别离。且宁耐,好将息。
【注释】
①没揣地:无缘无故地。 ②厮琅地:象声词。 ③扑通地:象声词。 ④金猊:铜制的狮子形香炉。 ⑤子剌地:形容词,非常厉害尖锐。 ⑥扑速地:形容词,同扑簌,眼泪滴落貌。 ⑦吃答地:形容词,很快,一下子。 ⑧隔年期:间隔一年的日期。 ⑨灯报喜:据说结灯花就有喜事。
【译文】
【评析】
本曲题目“别情”,是写一对感情深厚的情侣刚刚欢爱后就要别离的难舍难分的情思。“风流得遇鸾凤配,恰比翼便分飞。”用比喻叙述刚刚获得幽会之机缘马上又要别离的现实。“彩云易散玻璃脆”,用两个比喻描述这种爱情的脆弱,在抱怨中有一种深深的忧伤。“没揣地钗股折,厮琅地宝镜亏,扑通地银瓶坠”三句连续用三种美好物件的轻易毁坏表现爱情最容易受到损害的情形,比喻生动。 “香冷金猊,烛暗罗帏。”两句则是尚未分手时二人都充满愁情的情景,香冷烛暗,象征二人心情之凄凉暗淡。“子剌地搅断离肠,扑速地淹残泪眼,吃答地锁定愁眉。”则侧重写女子之悲情。“天高雁杳,月皎乌飞。”两句再用设想中的外面景象比喻对于别离无可奈何的情绪。“暂别离。且宁耐,好将息。”三句是对女子的安慰之词,是没话找话,但是确实是一种实情。“你心知,我诚实,有情谁怕隔年期。”三句再进一步安慰对方,只要我们真的有情就不要怕别离,与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词句同义。“去后须凭灯报喜,来时长听马频嘶。”最后设想自己归来时的情景,是女子最需要的一句话,就是耐心等待,我一定会回来。小令多用比喻,层层渲染,笔墨比较浓,感情也比较浓重,口语和象声词的大量使用增加了民歌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