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89【双调·折桂令】客窗清明
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①,巧小窗纱。甚情绪灯前,客怀②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③,五十年春梦繁华④。蓦⑤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⑥。
【注释】
①帘栊:门帘。 ②客怀:客居在外的情怀。 ③三千丈:夸张白发之长。化用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之意。 ④五十年春梦:作者此年当五十岁。 ⑤蓦:突然。 ⑥檐牙:房屋建筑有屋檐,两头山墙突出的部分称檐牙。
【译文】
【评析】
本篇小令抒写游子在外遇到清明佳节时的思乡情怀。“风风雨雨梨花”点明季节和物候,风雨频繁令人心情郁闷,而梨花凋零则令人感伤,气候和风景都出现阴郁凄清的感觉。“窄索帘栊,巧小窗纱”两句写自己身边之景以及居住环境,表现客房的简陋与窄小,有拥挤压抑之感。“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由实入虚,直接抒写客居在外的处境,是全篇的重点。“甚”字值得注意,这在宋词中运用比较多,称作“单字领起”,有提振作品引起注意的效果。“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两句则运用夸张手法表达自己忧愁之深浓以及大半生以来穷愁潦倒的喟叹,感情很浓烈。“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三句用相反相成手法突出浓烈的思乡之情。清明时节,寒食刚过,人们可以生火做饭。所以,当游子百无聊赖之时,忽然看见周围的人家都开始生火做晚饭,阖家团圆,就要团团围坐共进晚餐,那是多么温馨和谐的生活图景。而这种生活图景是游子最盼望且在一定时间里又无法实现的。越是无法实现越期盼实现,因此思乡的感情就更加强烈和浓重。游子最怕看到别人的团圆和幸福,那是最能刺激他敏感神经的地方。因此,马致远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便发出“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深深的叹息,道理就在这里。小令景起景收,中间穿插感情的抒发,浑然一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