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三百首译注评之144

(2016-09-13 07:37:13)
标签:

杂谈

144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译文】

       牛渚江面的夜晚,一片晴空万里无云。我登上船头仰望秋天的明月,不由得缅怀起当年的谢尚将军。他虽然是武将名臣,却能体会布衣士子咏史的慧心。邀请出身贫贱的袁宏彻夜谈论,使其名声到处传闻。我也能像袁宏那样吟咏意境高远的诗篇,但不能遇到谢尚那样开明的将军。明天早晨我还要高挂船帆继续赶路,陪伴我的只能是两岸的落叶纷纷。

【注释】

[牛渚]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山北突入江中,名采石矶。    [谢将军]指晋镇西作将军谢尚。《世说新语·文学》篇载:镇西将军谢尚乘船行经牛渚,月夜闻客船上有人咏诗,叹赏不已,遣人询问,知是袁宏自咏他的《咏史》诗,大为赞叹,邀过船来交谈甚欢,遂订交。

【评析】

     本诗题下有原注云:“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处。”为我们理解诗的内容提供了重要依据。

       谢尚身为高门士族,镇西将军,却能赏识寒门出身的文学之士,不拘一格地提拔寒酸士子,表现出礼贤下士的宽阔胸怀。这件历史往事表现出一种令人向往追慕的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不因贵贱而妨碍心灵的沟通,共同的识见才华可以打破身份地位的壁障。这对于当时怀抱利器而不为世所用,到处干谒请托却无人赏识提拔的李白来说又具有多么大的吸引力啊!他真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再出现一位像谢尚那样具有眼光和魄力的人物。

       前半重在怀古,后半重在伤今。首联点明时地,渲染环境气氛。寥廓空明的天宇和浩淼苍茫的西江在夜色中融为一体,颔联写望月怀古,揭示主题。同是牛渚之地,同是一轮明月之下,袁宏吟诵自己创作的咏史诗能够遇到谢尚而时来运转,而自己却正在背运之时。时、地、景的完全巧合触开诗人感情的闸门,吟出“空忆谢将军”这一充满幽怨感喟的诗句。“空”字的情感开启下半首并贯穿全篇,大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韵味。生不逢时,人生苦短这一人类最普遍的感伤情绪完全浓缩在一字之中。

       后半首重在伤今,“余亦能高咏”是诗人的自负之语。自己虽然才高八斗,但知音难觅,与袁宏相比又是何等不幸。“不可闻”回应前联的“空忆”,加重了世无知音的沉重感。尾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早离去的情景,用寂寥凄清的秋声秋色烘托怅惘落寞的情怀。本诗“无一字属对,而调无一字不律”(王琦注引赵宦光评)。自然流丽,颇能表现诗人飘逸不群的性格。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