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55【南吕·西番经】
张养浩
天上皇华使①,来回三四番。便是巢由②请下山。取索檀③,略别华鹊山④。无多惭,此心非为官⑤。
【注释】
①皇华使:《诗经·小雅》中有“皇皇者华”篇,《诗序》谓君使臣之作。后世遂把皇华作使人或出使的典故。 ②巢由:巢父和许由,传说黄帝曾经要把天下让给他们,他们坚决不肯接受。 ③取索檀:去做赈济灾民之事。取索:取用索求筹备一些粮谷。檀:佛教用语,檀那,布施。檀越,施主的意思。 ④华鹊山:当时张养浩隐居之处。 ⑤此心非为官:我出仕不是为了当官。
【译文】
【评析】
“天上皇华使,来回三四番”是说这次皇帝派出的专使来回三四趟,足见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和事情的紧急。“便是巢由请下山”的意思是说,就是巢父和许由也得被请下山,其中主要的便是请的原因,这种情况实在紧急而特殊,也暗应最后一句,即自己并不是为当官才出山的。“取索檀”三字比较费解,详细阅读其本传后,可以基本理解。张养浩到陕西后遇到许多棘手问题,一些奸商滑吏借机敛财,张养浩利用手中权力,千方百计为百姓解决困难。先是百姓手中有的钞不清楚,主管部门和官员则不收,要求换清楚的。兑换中是十换五而且还排不上号。张养浩命手下人把百姓这些不清楚的真钞后面盖上官印,命令所以府库不得再为难百姓。又动员富户主动出粜即开仓卖米。这便是“取索”二字的本义。“略别华鹊山”是表示暂时的离别华鹊山而已,等赈灾结束就回来。“无多惭,此心非为官”,最后两句是内心的剖白,确实是洁白心灵的表现,张养浩真的不是为官。通过本篇,我们可以深切理解一为心系万民的优秀官吏的伟大的灵魂,张养浩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的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而无瑕疵的官吏,可惜就是因为生活在元代而没有显露出来,其实他的历史地位应该比现在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