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93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译文】
轮台城头夜里吹起号角,轮台城北旄头星忽然坠落。紧急军书昨夜从渠黎送来,报告说单于的大军已到金山西面扎寨。在戍楼上驰目西望烟尘滚滚一片昏黑,唐朝大军严阵以待驻扎在轮台城北。大将军手持旄节率兵西征,天一放亮就吹起号角催军起行。战鼓四面响起,声威阵阵如同雪海波翻浪涌;三军将士呐喊助威,就连阴山也为之震动。敌人众多如乌云,杀气腾腾气势逼人。战场上白骨累累,无人掩埋而缠绕着草根。剑河上风急云阔遮天日,沙口的岩石寒冷冻脱马蹄。封将军位高亚相忠于职守勤王政,决心报效君王平息边境胜顽敌。自古以来名垂青史的英雄多又多,而今你的功劳早已胜过古人更将光照史册。
【注释】
[封大夫]封常清,时摄御史大夫兼北庭、安西节度使。
【评析】
本诗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西征》写于同一时期,都是送别封常清西征之作。前诗未写战斗,只是通过将士冒雪夜行军的气势烘托必胜之势,本诗则直接描写战斗场面和胜利结局,歌颂将军的伟大功绩。
开头六句描述战前两军对峙,一触即发的紧张状态,渲染了全军将士即刻出师西征的紧张氛围。轮台城头,夜角声声,是以动衬静,表明我军戒备森严,进入临战状态;轮台城北,昴星陨落,则是敌人覆灭的预兆,暗示侵扰者必败。“羽书”二句进一步渲染紧急的事态,正面点出敌人越境掳掠。“烟尘黑”揭示敌人席卷而来,远远望去,烟尘滚滚,遮天蔽日。唐军针锋相对,已经驻扎在轮台以北,作好迎战的准备。“上将拥旄西出征”四句正面描写战争的激烈壮观与我军气吞山河的斗志。四面鼓声齐鸣,如波涛汹涌,三军将士呐喊,震荡阴山动摇,如此声威如此气魄,什么敌人还不望风披靡?“虏塞兵气连云屯”四句进一步渲染敌人兵多势众,战斗残酷激烈,环境艰苦卓绝,伤亡惨重的情景。这些都是想象之词,以虚写实。结尾四句紧扣诗题,赞颂封常清精忠报国、誓静边尘、勤于职守、劳苦功高。最后两句大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概,在歌颂封常清的同时,也歌颂了唐军的赫赫声威。
还应当指出,从诗题和诗歌内容两方面看,本诗也是战争未进行前相送时所写,与《走马川行》的写作背景基本一致,但两诗在写作上各有侧重和重点,故没有重复之感。《走马川行》重在环境渲染,而本诗则注重军威的烘托;《走马川行》重在揭示夜行军之威,本诗则极力突出两军对垒之盛。但两诗都具有浓郁的边塞气息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情调激越,风格豪放,都富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