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京报)定制档案- 可借鉴菜单式福利计20090518
(2010-05-24 19:31:30)
标签:
新京报弹性福利人力资源职场菜单福利杂谈 |
分类: 采访与著作 |
本文转载自2009年5月18日新京报的采访,其中有我的一些点评,如需转载,请联系报社。
新京报该篇文章链接:http://epaper.thebeijingnews.com/xjb/html/2009-05/18/content_358342.htm
可借鉴菜单式福利计划经验
公积金为“四险一金”中最重要的“一金”,调查显示约3成私企员工没有公积金。于夫/CFP |
1 福利档案
公积金补缴找准被执行主体
姓名:刘越
年龄:32岁
公司企业类型:民营企业
职位:酒店管理
福利内容:四险一金
每月缴存数额:
养老保险:4000×10%
失业保险:4000×0.5%
医疗保险:4000×8%
工伤保险:4000×0.5%
生育保险:无(无北京户口)
住房公积金(补缴):4000×12%
年假数:5天
提醒:刘越应在自建的福利档案中注明补缴公积金时间及比例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003年,刘越与北京一家商城签订了劳动合同,然后由该商城以劳务输出的形式派到某酒店工作。三年后刘越结束了与酒店的劳务关系并由酒店开具了退工单。2007年下半年,刘越发现此前工作的酒店没有为自己缴纳住房公积金,于是他要求酒店补缴公积金,但此时酒店已于2007年初改由另一家酒店集团管理,并改名了。他不知道该找谁去给他补缴住房公积金。
【点评】
签订劳动合同和实际使用劳动者的用人单位不一致的,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用人单位主体,原劳动合同由变更后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实际使用劳动者的单位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约定义务的,由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承担对劳动者的义务。鉴于刘越是与某商城签订了劳动合同,由此可以认定该商城为被执行主体。
同时,该商城违反了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单位应于每月发放职工工资之日起5日内将单位缴存的和为职工代缴的住房公积金汇缴到住房公积金专户内,由受委托银行计入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
2 福利档案
经济不景气不敢休年假
姓名:赵景华
年龄:35岁
公司企业类型:民营企业
职位:软件设计工程师
福利内容:四险一金
每月缴存数额:
养老保险:7500×12%
失业保险:7500×1%
医疗保险:7500×8%
工伤保险:7500×0.5%
生育保险:无(无北京户口)
住房公积金:7500×12%
提醒:赵景华应在档案中加入应享的年假数,如未享受应列入补偿办法。
“经济不景气,企业没有大规模裁员就不错了,这个时候实在不敢提休年假的事。”赵女士是北京某民营IT企业的软件设计工程师,来公司不到3年。她说,公司里也有几名资格老的同事休了年假,但和他一样资历较浅的同事都不敢提。因为企业每年的奖金都是到年底才发,奖金数额也是“背靠背”的,完全凭领导印象。尽管单位表面上“鼓励休假”,但休假落下的工作,回来还得加班。而且领导一直也没休假。
【点评】
新制度切实贯彻还要有一段较长时间的社会适应期。由于劳资关系不平等,加之金融危机造成岗位需求下降,“维权成本过高”使得不少白领选择息事宁人。
但单位应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日工资是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依据,应按职工本人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折算。月工资是指职工在用人单位支付其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
3 福利档案
“高薪低福利”没有保险
姓名:李东辉
年龄:27岁
公司企业类型:外企
职位:市场部经理
福利内容:五险一金
每月缴存数额:
养老保险:8000×10%
失业保险:8000×0.5%
医疗保险:8000×5%
工伤保险:8000×0.5%
生育保险:8000×0.5%(持北京市工作居住证)
住房公积金:8000×12%
年假数:15天
提醒: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缺失的部门李东辉应根据相关规定追缴。
李东辉是去年年底入职后担任公司市场部经理,主管产品营销。
面试时,公司老总表示,公司会给他每月八千的工资,但因为是外企,实施高薪低福利制度,除工资和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外,没有其他福利待遇,养老等问题得自己解决。李东辉答应了,其后他每月从工资中拿出1000元,向保险公司买了养老保险。但最近,李东辉有辞职念头,因此想追回该有的福利。
【点评】
根据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建议李东辉向当地劳动仲裁委提起申诉。
社会保险条例中规定,国家强制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参保各项社会保险,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保险,俗称“五险”,缺一不可。另外,在北京,只有北京户口及工作居住证的可办生育保险。
(本栏目福利缴存基数依据北京五险一金缴纳比例规定)
■
●保险的缴纳以员工上一年度在公司的平均工资为基数,因此当工资有调整时,要注意保险金额是否也随之调整。
●在离职时应将手续办得完整,不要因为和公司有不愉快的事而不办。
●对于福利,如果公司没有明晰的单子,员工要去人事部门询问,或电话到社保机关咨询。
●求职时,对福利要做到心中有数,因为福利也可折合成具体数额。求职者要清楚哪些是必要福利。当然也不能过于较真,要合理评估。
●换工作的时候应该及时主动关注和跟进自己福利的转移情况,尽量避免福利“断档期”的出现。
●还有员工在经济状况好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对于福利的了解,或者根本没有太在意公司是否为自己买齐了五险一金,而后跳槽到新单位之后也没有及时衔接,造成了一些险种无法补缴的“断档期”,这也是需要提起大家注意的事宜。
■
用分析图表管理福利账户
福利档案在国内仍属于新鲜概念,用直观的话来讲,就是“福利账户的管理”。欧美地区国家如加拿大、美国,亚洲的新加坡等地都有较成熟的流程和模式,比如每位员工都能在线得到一张分析图表,让员工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当前福利和累计的账户额度,容易地计算未来收益。中国很多企业目前也在积极引进此项方式。
有公司采取其他形式的福利计划,如消费型计划,还有公司实行了补充养老计划,例如企业年金。比如某知名世界500强企业在国内推行了“退休金储蓄计划”,委托信托或保险公司,符合计划条件的员工可自愿选择参加保本型、增长型和风险型(激进型)的投资计划(通常投资回报都是以三年期存款利率进行比对)。(董一鸣)
弹性福利满足个性化需求
很多国外公司采取“弹性福利计划”或“菜单式福利计划”,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层级的员工,提供菜单式福利项目,员工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个人福利项目,这样既满足了员工个性化需求,也为企业节省了成本。
此外,国外企业非常注重福利与公司人力资源发展的结合,例如在企业变革阶段,员工压力大,他们会加大EAP(员工帮助计划)的投入力度;企业成熟阶段,会看到诸如聚餐、休假旅游等协调工作与生活关系的“软福利”项目。(赵军)
本版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