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踏入理想之境  Damir Doma

(2013-02-19 15:25:25)
标签:

设计师访谈

时尚

    在采访Damir Doma之前,他正在微博上被小规模的口诛笔伐。那是他的2013新系列发布会的后几天,或许连这位设计师自己都不曾料到,在遥远的中国,竟聚拢了那么一撮忠实粉丝,急切地在电脑前查看他的作品,期以获得哪怕是一小点儿的共鸣。

     共鸣破碎,便忙不迭地骂。他的罪名便是:投靠商业。一眼望去,这不失为一个取悦市场的系列,颜色丰富,各种look的搭配极具参考性,试穿性明显提升。对此,比起拎着“商业化”这样一个言辞模糊的大锤子一把抡去,Style.com的时装评论员 Nicole Phelps提出了一个更为积极的说法,称这是每个新锐设计师的“梦醒时分”。在这个时刻,设计师们开始走出自己的世界,接近消费者的所需。而在推出新系列前不久,Doma将自己在2009年开在巴黎时髦区Le Marais的隐秘小店铺搬到了名店街Rue Faubourg Saint-Honoré,新店比邻 Comme des Garçons,占地三层楼。如此之规模,也预示了这个梦醒时分之必然。

在如今所有不为大品牌打工的设计师当中,Damir Doma应属发展飞快的一个。他出生于克罗地亚,曾投身比利时安特卫普时装圈,跟随Raf Simons做男装设计。在Paper Rain时装财团的支持下,他于2008年推出第一个男装系列,因讲究面料与层次,诗意而带有东方禅宗的风格迅速受到关注,2010年又推出副线SILENT,并开始向女装发展。短短几年,收获几许成绩也意味着肩负几许压力,在如今竞争激励,新设计师品牌又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作为领头人,Doma必须要带领团队完成从个人化到市场化的转变。

  也难怪在采访中,Doma表现出了对于“先锋”定义的抵触。人们总是对自己认定的先锋派设计师投射了太多自身渴望,总觉得他们要在商业的泥泞里一路挣扎而来,坚守着不扩张、不入世才好,简直恨不得他们就这样端坐在小黑屋里,仙风道骨地手缝一件件素衣。而反观坐在我面前Doma,sophisticated是从他口中最常听到的字眼,在设计上承着如此追求,又夹杂在资本、创意、顾客各方面的需求下,实属不易。于是,面对那些期待他造出小众梦的失望观众,设计师本人对于这个新系列给出的解释是:已踏入理想的创作境地。

制衣毕竟不是造神, 对于这样一位有才华的设计师,并不能用自己的渴望来钳制住他。我们唯有祈愿,梦醒时分带来的,是一片更广阔的奇境。


我看过你第一季的女装发布会。你发散出了一种独特的美学观,令人感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那么,在这样的美学观中,你所创造的女人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想没有比这一季更精准、更清晰、更明确的性格定位了。在上一季里,我们有太多层次……我不是在说衣物的层次或者造型的层次,我是指那个女人,我们在她身上投射了太多东西,导致她的形象变得模糊。我总是想塑造这样的女人:她们从未知之地而来,去向未知的所在。这一季,你甚至可以从秀场模特的这些面庞上看到她们,她们有很强烈的眉、很锐利的鼻子。同时,我可以想象那些女人就在这里,在我的办公室,或者行走在街头,这个着眼点更加都市,我想这个你可以从秀、从这些衣服中获得明确的感觉。这能使女人更容易定义她们自己,将自己投射在这个系列当中。

 

一些评论认为,你在这个系列的创作中急速地转变了自己的风格和设计方向,你对此的回答呢?

有时候,我自己都很惊讶,当人们写到我的时候,他们总提到诸如幻想、浪漫之类的字眼。而我的作品总是关于廓形和材质的。这一季,我只是变换了,用了更多的科技面料,所以整个比列和形状改变了。但是其实这些单品还是同样的。另外,即使是同样的颜色,在不同的材料上的体现也是不一样的,这些都给人很大不同的感觉。设计师亦需要精心挑选材质,举个例子,以这种蓝色来说,丝比棉能更好地体现它。

 

的确,如今到了你的showroom,我略有体会,这个系列可能看上去比以前要商业,相比那些戏剧化的裙子,我们能看到更多的上衣、裤子……但是拆开看,单品基本的感觉还是一样的。

你知道吗?当人们以不屑一顾的口气说到商业化、商业化,把它当成一个负面的词语时,我真不能理解。只要是好的设计,不管它是否戏剧化、不管它是干练的还是很多装饰的,只要是好设计,它们都会被卖掉的。我想我们的目标永远是创造美的东西,创造我们喜欢的东西,而到最后这在市场上也总能行得通。

 

而中国的粉丝认为你是先锋设计师,甚至暗黑设计师。

但我觉得如今先锋的定义已经迈去了错误的方向。这些日子里,只要是安特卫普出来的,大家都会给你带一个先锋的帽子,但其实并不是每个来自那里的设计师都是先锋的,可能有更多的先锋设计师在巴黎……先锋是关乎理念的,它代表了总是向新鲜事物保持开放的心态,总是试图寻找新的角度,尝试去创造以前所不存在的事物。从各种方面来说,我认为这一个系列要比我上一个系列先锋得多。我开始尝试新面料,用聚酰胺、塑料光纤棉花……我很自信,我总是很自信……我对新事物永远好奇,总是想去尝试……而名声这回事是很……无聊的。自上一个系列之后,我为自己找到了定义,我创造了自己的设计语言,这之后,我能创造出如你现在所见的这个新系列,事出必有因。

 

同时,因为人们总是把你的名字和那些人放在一起,Rick OwensAnn Demeulemeester……

这是我最不能明白的,我从来没有看起来像Rick Owens!从来没有,也从未试图……我真不理解……要知道,我厌恶那种哥特、黑暗、阴郁的感觉,这根本不是我。同时,我们也在改变。或许两年前,我还是使用很多黑色,因为黑色对我来说,代表了美。我对黑色的意义与他人的定义不同,它代表平静、深沉、美、经典……我想为它赋予正面的意义。我想,我对黑色的诠释更加东方,是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方式。而在西方的文化中,黑色有着的负面意义。

 

同时,这一季看起来也更为实穿。

对我来说,这个系列最重要的就是很务实的风格。这些军装大衣和夹克衫创造出了一种对比感……比如很精致的丝绸裙,上面是军装风格的外套。我想这样的反差是这个系列的美妙之处。而对我来说,舒适和实用是重要的。我从不会做不舒服的衣服。我希望人们在我的设计里感觉良好。前几天,我看到Anna Della Rosso的时装短片《Fashion Shower》,她说fashion rules第六条就是:时装必须不舒服。这个我实在太不理解了。因为到头来说,让你不舒服的衣服,你是不会穿的。我想这是基本,衣物要舒适,同时具有功能性。尤其是如今,对于女装来说,这是更摩登的方向。这曾是男装的方向,但我觉得如今越来越是女装的诉求,可能这也是由Celine带起来的风潮,这种自信的、摩登的女人。

 

我想对很多设计师来说,他们试图在现实世界和自己的设计中创造距离。

我想这就是我上一个系列的方向,我那时大概是在创造并不存在的女人。所以当你看到那些look时,有些存在,有些不。但是这个新的系列是一个转变,几乎每一套衣服,你都能想象经过街口的女孩穿着它们。

 

我理解设计师要为现实的女人做衣服这样的目标,可是,如今有那么多的品牌、那么多的设计、如何在提供实穿性衣服的同时,还创造欲望呢?

我的系列总是和形状有关、和面料有关、和颜色有关,尽管有时候是黑色,但也不是一种类型的黑色,这是很细腻的、精妙的。我想这就是不同之处,我在试图创造美的哲学,同时也有丰富的产品。其实时装就是关于转变。重要的是保持你的个性,一旦你的个性是很明晰的,剩下的就是总是对你的工作找到新的阐释。我想这是很重要的。

 

如今,你似乎更偏重女装设计?

我是从做男装开始,但是现在对我来说女装更有兴趣,因为它更难,更复杂。男装则很简单。

 

这是否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推动男人着装的界限?

我知道有些人认为男装很有挑战性,但是我真的没有看到任何男装被推动的迹象和可能。这个时刻,即使你作出了创新的设计,在T台下,人们欢呼、热爱,但是到了showroom,他们还是只买经典的款式。如果你去到那些精品店,也会发现男装的栏杆上其实大多是保守的式样,有一些男装设计师的作品的确让人兴奋,但是那不是街道上人们真正的着装风格。对我来说,女装给予了强力推动设计的可能,女人会跟随,但对男人来说,这个空间是很小的。

 

通常你所习惯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以如今的状况。我需要一年创造10个系列。而当初只做男装时,我只需要一年推出两个系列。于是在一个秀完成之后,我可以用两个月的时间去旅行,去构思新作……而如今,我已做不到这种分割,生活中的点滴都是工作进程。不管我是谁,我做什么,都与我的工作有所联系,所以这一部分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

 

你认为这样紧张的行程改变了你的工作方式吗?

一定的。

 

以何种方式呢?

就像我之前所说,如果今天我有一个想法,明天就能变成实际的作品。以前是不一样的,我有一个想法,然后有6月时间去实现它,在六个月中,它可能已经面目全非了,我是说真的。

 

所以你觉得这样比较好?

现在更加直接,对我来说,这样比较好。我很高兴,自己有这样的机会能出产如此多的想法。这是很美妙的,并不是每个在这个位置的人都能这样做。


 很多设计师抱怨自己被这样的行程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我们是顶着很多压力……我也不觉得这样的一个体制能一直持续下去。不过目前我确实享受这样的状态。我不敢保证是否三年后我还那么想,但是这个阶段,我是觉得自在的。


 所以你是一个很享受工作的人。

说来有趣,我31岁,但是从来没有任何一天,我感觉到自己在工作。当人们说“我要去工作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对我来说,这一切都是我想要的,每天只是离我的梦想近一点,这一切不是繁琐的、沉重的工作,一切都是轻松的。这是我的选择,没有退路。


 你是一个敏感的人吗?

是的。我想这也是来自我的工作。无论我感知到什么、吸收什么,我产出的方式都是很特别。这很大程度来自于我的敏感,也是我创造的一部分。找到自己的路,找到属于我自己的声音。对颜色、形状、面料都保持敏感。


 现在很多的设计师都投向了复古风格,你对此如何看待呢?

我想因为现在的流程要求设计师一年交付太多的作品,反应也要非常迅速,所以这样的倾向来自一种实际的需求。我们没有时间再让一件件单品经历手稿、打样、修改……你必须找到让自己工作提速的方法。我认为这个是主要原因,想想Louis Vuitton一年要出多少系列。但问题是,我觉得设计师永远在拿过去的创造,然后重塑它,可是现在,我们只见到拷贝,见不到多少重塑。这个是问题所在。

 

你同时也不喜欢装饰性的时装。

是的,我们之前提到了舒适、务实……一旦你走向这个方向,那装饰性就无处容身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这让我想到了Colin McDowell,他最近批评了伦敦设计师铺天盖地的印花。

伦敦时装周实在不在我的审美范畴之内,他们的世界我永远无法明白。我想这可能是由于教育体系的不同。我总是向往sophisticated的创造。对我来说,装饰性和sophistication不能兼容,英国人在传播方面是很有一套的,对拓展市场来说这是很好的,很抢眼,你能马上辨识出这些设计,但是我认为从长远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的方向。


 我有朋友取笑说,如今已经有设计师为了捕捉Tommy Ton们的镜头而设计服饰了,女孩们期望穿上它们以吸引街拍摄影师。

这很荒谬,我相信时装是关于自我的反射。它给了我们机会定义自己,向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世界展示自己,它必须忠实地呈现你是谁,我不能理解这种街头潮流,我感到那些人的内心非常空洞。


 时装向着你所不喜欢的方向发展,让会让你觉得困扰吗?

没错,尤其是通过网络传播,时装更趋于娱乐化。事实上,我们这行的中心是做衣服。但现在,越来越多无关紧要的东西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些设计师,创造出完全没有可延续性的设计,可是就凭着炒话题获得了知名度。这里我并不想点任何人的名字,但比方说,有些人在T台只用当红超模,并因此获得了极大了关注,但他们系列毫无继续发展的可能。我想这一切只能在因特网时期存在,因为这是一个没有任何门槛,非常大众的平台,社交网络、博客……因特网给了这些人与公众沟通的机会,他们也由此获得了很多支持者,但这一切的支撑都不真实,如果你没法儿去创造一个良性发展的生意模式,你根本没办法生存,也许能这样做一季或两季,但长远来看,他们都会最终消失掉。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如今,似乎很难在当今的时尚中再找到那种震撼与感动了。

以前,如果需要了解时装,你起码需要去购买杂志,需要真心投入,花时间研究,了解这些东西。而如今,一切实在太简单了,太平太快,这是问题所在。


 或许如今的时装潮也在改变着女人,她们不再追求深层的审美情趣,而是渴望更有趣、缤纷、张扬的时尚。

我想这只是暂时的事情。如同社交网络的火热,这些对我来说只是一瞬,我们就像孩子一样,对新的技术和手段兴奋不已。甚至只是回想一年前,那时候的博主比现在多得多,让人非常困惑,而现在很多都已不在了。我想,下一个阶段,因特网也会变的更加有内涵。我们正在发展我们新的沟通手段,有很多传统媒体里的内容,在互联网上都在逐步实现了,比如深度访谈、独特的创作大片……


 就好像Joyce(知名品牌集合店),他们已经开始自己推出业内人访谈了

没错,就好像Joyce。他们很厉害,开始创造自己的传播平台。以前零售商通过杂志传播内容,如今,他们成为了自媒体,消费者可以直接理解到她们在做的事情。这是很有意义的,我想这也是下一步的趋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