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69.每月25.5元“给”比“拿”愉快,书市没好书看自编自演大戏

(2021-06-18 00:19:18)
标签:

情感

文学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69.每月25.5元“给”比“拿”愉快,书市没好书看自编自演大戏

                上世纪大学日记(连载)

当年日记本扉页的一句话:从今天开始的生活,会怎样?

我的青春谁做主?大学时代的原始记录,四年大学记了60余万字,除了个别错别字,一字未改,堪称原汁原味。

69.每月25.5愉快,书市没好书看自编自演大戏

19821021日(星期四)

我也开始为钱的事发愁了。每个月我有25.5元,买书的开销很大,每个月还要买必要的学习用品和日用品,给妹妹弟弟捎回些糖果、饼干之类,于是所剩无几。

 

25元,我是准备派大用场的。除了上面说到的开销之外。我要慢慢攒点钱,买部自行车,还想出一趟远门,欣赏祖国美妙的大自然……一切的一切,都必须靠我这点钱(自我上大学后,父母就没给过我钱)。我们家的生活水平是中下的,父母的工资都很低,有时候来了客人,钱就不够用了,再说,我已经长大了,再也不好意思问父母要钱。我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赶快毕业,出来工作,解决家庭的经济问题,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每当看到父母为钱的问题争吵时,我心里很难受,也感到很内疚,但我又拿不出钱来,尽快走上工作岗位的心情就更迫切了,尽管很讨厌当老师,但为了生存,还是要当的。

 

此时我在想,要是我有个已经工作的哥哥或姐姐就好了。这个愿望是很不现实的。倒是两年以后,妹妹弟弟的这个愿望就能实现了。两年以后的情形会怎样呢?是单纯为了生计而活着,还是继续保持我现在的斗志、有理想有抱负呢?到那时,我的理想之火会不会熄灭?我的意志会不会削弱?我真不敢想下去。不过,我相信,我不会沉沦的,我会继续追求、探索,因为我还有做不完的事,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事——坚持不断地学习。现在还是不要夸口吧,看两年后的情形吧!

 

19821022日(星期五)

以下摘抄的是高尔基1907年写给他儿子马克西姆阿列克塞维奇彼什柯夫的一封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哲理,也表达了作家对下一代的热爱和希望。

 

——致马彼什柯夫

 

你走了,可是你摘的花却留了下来,花生长着。我望着他们,心里愉快地想,我的儿子动身以后在卡普里岛留下了某种美好的东西——鲜花。

 

在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自己一生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是轻松愉快的。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会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祝一切都好!

马克西姆

         阿列克赛

 

真怀疑这不是信,而是一首用信的形式写的一首优美的散文诗,简洁精炼,但却包含了很深刻的意义。比如生活怎样过得轻松愉快?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高尔基已经回答了。

 

读完此信,感到高尔基的伟大,他对自己儿子的要求,严格而又不粗暴,循循善诱,使他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这也是我们党对青年的要求,同时也是自己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但愿每个青年人都按高尔基所说的那样去做,我也希望自己让人们感到:人民需要我,生活离不开我。

 

掩卷深思,我为人民所做的好事还太少太少,我只是光顾着自己的学习,很少给周围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我碌碌无为,真有点担心,我的美好愿望能否实现,我该怎样做才能让人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我?我将尽快找出答案。

 

19821023日《星期六》

中午一吃完午饭,就急急忙忙和蔡洁明往电车总站赶去。

2号电车把我们带到了文化公园。雨下得真大,文化公园买门票的窗口挤满了人。看这情景,我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今天是广州十月书市的第一天,有这么多人来参观选购,而且以青年人为主,看到了青年人热爱学习,这是让人快慰的。担心的是书市肯定很挤,害怕我挤不进去,买不到书。

 

我俩好不容易买到了门票,进门去了。文化公园第一馆,真是人山人海。柜台前挤满了人,人人都在选购书籍,更多的人站在人流后面,希望买到书的人尽快出来,腾出个位置让自己进去,个个踮起脚跟望着前面的人海,毕竟人太多了,有些人拼命往里挤,居然挤了进去。

我最怕这种热闹的场面,可为了买书,又不得不挤。靠着蔡洁明冲锋在前,就是说,她打冲锋我押后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了进去。

 

我用眼睛上下左右搜寻我所要的书,可我失望了,但又不想那么快出去,我依然在找书,一遍又一遍,最后还是失望了。我发现这些书在一般书店都可以买到,我挤了出去,朝别的柜台走去。接下来还是挤进去又出来,挤出来又挤进去,如此循环往复。到头来我还是一本书都没买到真有些气愤了。要知道,今天我带了10元钱,满以为可以满载而归,结果是空手而归。

 

在书市里转了一圈,发现蔡洁明不见了,找了很久还是没找到,只好满肚子不高兴地走了。瞧,书没买到,还把同伴弄丢了,只好独自一人离去。

 

很不满意这次广州举办的书市,尽是推销一些卖不出去的书,好书一本也没买到,白浪费了我那么多时间。

 

19821024日(星期日)

生活过得太单调了,这并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叹,同我接触过的朋友都有同感。他们或许说:“我的生活太不丰富了!”或者说:“现在我一首诗也写不出来,与其说是江郎才尽,倒不如说是生活过于贫匮。”我真该长长叹一口气,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这些朋友们的来信。

 

虽说我已是个大学生,但大学生活并不像我想象得那么美好、丰富,我曾希望这种状况会改变,但我失望了,如今两年已过去,这种生活非但没有改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感觉更强烈,令人感到后怕。我曾经和中学的一位同学说过:“我们班的同学都是自己顾自己的……”他说:“这不奇怪的。”听他的口气,好像早已料到。可是我从未想到大学的同学会是这样的,可能是我的头脑过于简单,想得太单纯了。

 

我想,一个人不但要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会游泳,而且要在生活的海洋的学会遨游。就自己而言,在知识的海洋里,可以说我会游泳了,虽然游得并不太好,但我在生活的海洋里还不敢下水呢。

 

莎士比亚说得好:“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我们班是一个小舞台,而班里的同学只不过是演员而已,每个人都在班里扮演者各自不同的角色,除了扮演角色之外,还可以不花钱看到不少多幕剧:风流的、怪诞的、可怕的、可笑的、可怜的,应有尽有。在我们班,如果没有清醒的头脑是很难对任何事情应付自如的,也就是说,很难把一件事情办得既不伤害他人的利益,又对自己有利。我很难做到这点。但是,由于我的谨慎、小心,使我很少得罪人,也可以说在外面我从来没有跟任何人红过一次脸,我觉得这点很可贵。在班里我是继续扮演那种角色呢,还是保持我的本色:纯朴、自然、刻苦学习、和同学保持必要的交往。我还要继续观察班里的每个人,看他们扮演的角色是否合适。看他们自编自导自演三位一体的大戏是否按我的愿望发展,这些都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一个灵活的头脑。这个“任务”还是挺艰巨的,就看我能否完成了。我相信这种观察对我是很有用处的。

  266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